意见来修改草案。易言之,正式的提交就成了一种走过场的手续。上述的宪法修改为民法典草案的顺利通过创造了条件。 由于民法典草案的内容极为庞大,立法团难以 ,[2]民法典在内容上不得与宪法相冲突自然也是没有疑义的。 二、法、德、日民法典制定过程的比较及基本结论 笔者接下来试图分析德国和日本在制定民法典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13.html -
了解详情
的,其中存在着较大的曲折和反复,笔者因此认为,考察这样一个过程背后的原因,分析其差异、找寻其规律是值得努力去做的一项的工作。[2] 就本文的研究 条实际规定了公民有居住和迁徙自由。 [51]参见1982年4月12日,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长胡乔木在宪法修改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说明。转引自蔡定剑:《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54.html -
了解详情
实效。因此,当代的主要民主国家,除德、意、法三国外,皆无在宪法中限制宪法修改界限者”。见[台湾]曾建元、谢秉宪。民主宪政、立宪主义与司法 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31]本文仅对此做法理分析。对此项解释的全面的法理评析并非本文的任务,尽管其意义可能非常重大-此中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34.html -
了解详情
宪后,召开制宪会议拟定修宪案。 德国、巴西和马来西亚的宪法修改只需中央议会两院各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即可。但由于德国参议院实行的是“议院原则”,参议院的 方式作了一个初步的考察。以下笔者试图在这一初步考察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对联邦制的若干观察结论。 一、联邦制司法系统对联邦制的功能 在前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74.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宪法解释的。 (二)有助于对立法权限的合理区分:法律、行政法规等各有各自的立法权限。 对宪法文本中的“法律”一词进行实证分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总算是一种“法”。所以要去掉“唯一”。但国家立法权和地方立法权是有区别的。宪法修改委员会采纳了这一意见。[12]可见,立宪原意也没有认为实质法律只有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2.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政治争议和冲突,它是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过程。除宪法修改外,这一过程主要依赖释宪完成。本文主要以分析司法释宪特征为前提,探讨释宪何以能够在政治与法律 解决的宪法问题是不同的,因而解释的方法也就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宪法解释发展了众多解释方法的原因。这些方法主要有目的论解释、文意解释、平意解释等,整体性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4245.html -
了解详情
做的评价那样:法学的科学性只在于一种合理分析不是处处都合理的法律发现的过程。[10] 二、 何为宪法概念和宪法思维? 既然宪法的科学性在于主体以宪法 概念关系中演绎和推导出来,而只能经由立法者或者宪法修改才能产生新的宪法概念,或者通过法官在个案审理中解释宪法创设出来。这里,必须区别法学家的法律概念证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174.html -
了解详情
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更加凸显了国家环境改善的明确目标。而且, 现行宪法修改后的第89条,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放在 》, 载《现代法学》2013年第6期。 33 参见竺效:《论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拓展》, 载《中国法学》2015年第2期。 34 钱正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1374.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味。中共中央2018年2月25日公布的宪法修改建议案中并没有关于宪法第70条修改的内容,这一条修改的原因在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 、监督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等五部法律中,共有23个条款涉及法律委员会职责。经综合分析评估,对这些法律规定不宜采取打包方式进行修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5760.html -
了解详情
,加以具体处理和划分,而不应一概而论。 三、实践中侵犯公民平等权的原因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对实践中侵犯公民平等权的各种情形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由谁来审查。首先,在目前的宪法框架下,最高法院无权审查法律的合宪性,但是应当逐步扩张其可以审查的文件的范围,如通过修改《行政诉讼法》将一部分抽象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6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