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的审议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和一些地方、企业提出,有的公司经营严重困难,财务状况恶化,虽未达到破产界限,但继续维持会使股东利益受到更大损失; 日[2002](民立他字第1号))。 [5]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中外合资经营合同纠纷案件如何清算合资企业问题的批复》(1998年1月15日法释[199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235.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法院之间往往也存在完全不同的判断结论。 司法实践中,有些法院已经注意到商业经营情况的判断是一种综合性判断,法官对此一般并不擅长,故将这一问题交由 。公司清算期间,由清算组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业务,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602.html -
了解详情
控股公司-市场主体)而言,国资委的出资人代表身份会严重影响到处于中间层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独立性。{8}从《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来看,国资委虽然 的同时未能进行适当的监督,也未能避免持续的风险,从而使得债务不断增加。公司董事未尽其责,违反了注意义务,因此,应当承担责任。参见张开平:《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91.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法对公司僵局及其解决办法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 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40.html -
了解详情
经境内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验资证明。 中外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的实物(含设备)、工业产权等非货币财产(土地使用权 ,涉及营业执照记载事项的,应当换发营业执照。 二十二、外商投资的公司解散事由出现以后,公司未在《公司法》规定的期限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债权人也不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78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要求处于控制地位的股东不得利用资本之变动损害其他中小股东与公司的利益。 相对而言,经济学更强调效率。效率的基本含义是: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 自有股份的资金总额不得超过企业未分配利润和资本公积金之和。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应将可以取得自有股份的公司限定在经营业绩好,有良好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25.html -
了解详情
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更在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从事多种经营,很难再把生产与销售、批发与零售等截然分开,最后在于作为平等市场 的原则,详细规定统一的涵盖一切企业合并的债权人保护程序;要明确公司未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未对债权人清偿或担保时进行合并的法律后果,对债权人平等对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41.html -
了解详情
执照被吊销后,股东则异地再重新登记公司重新经营 .吊销营业执照已成为公司的股东合法逃避债务的有效方式,由于法律未规定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于《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四、利用所控制公司规避法律和逃避合同义务。 规避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以迂回方法避免直接违反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25.html -
了解详情
的设立。[9] 7.日本 1938年以前,日本公司不允许形式意义的一人公司存在。1938年,日本商法典在修改中将股东未满7人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解散事由的 大量出现。因为有限公司以有限责任为其基石,一旦失去有限责任的保护,公司股东的经营风险将大大增加,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越来越复杂,任何类型的投资者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97.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公司提起追究董事责任的诉讼,超过一定期限公司未提起该诉讼。其次,股东只有在公司董事的越权行为已经或将要对公司造成难以回复的损失时方可提起该种诉讼。 我国现行法仍然没有定论。[11]在实务中,对于董事、经理超越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实施的行为,我国司法机关的习惯做法就是判决无效并不得请求履行。 越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4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