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要件已成就时,以差额方法计算损害赔偿会架空解除权约定,不利于债务人;再则,解除的法律后果包括已提供给付的返还、用益返还、费用补偿等多个方面。若 要求债权人履行义务,则请求费用补偿时债权人亦应履行义务。[63]然而,费用补偿与合同解除的择一关系立场显然不利于债权人。就Ernst所举之例而言,倘土地互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877.html -
了解详情
返还。 实务问题之九:股权质押设立后,出质股东擅自处分质押股权的法律后果如何? 从法律规定来看,《担保法》、《担保法司法解释》与《物权法》对质物处分 的;目标公司如发生五个以上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专业人才等相关人员离职、解除劳动合同的;或者目标公司董事、总经理、财务经理等高管人员出现挪用、侵占公司资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581.html -
了解详情
有两种,一种是协议解除,即双方当事人协议解除合同,此种方式为双方法律行为,需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可实现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一种是单方解除合同 方式进行,不能直接由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即使当事人履行了通知程序,合同已经解除,法院可以确认合同解除的后果,也无需判决解除合同。换言之,法院并无判决解除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660.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判合同解除,笔者认为,法院、仲裁机构无权依职权裁判合同解除,不发生诉争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其次辨析这样的意见:守约方一直未向 将该不利后果尽可能地缩小,在不少情况下显现出债务人履行合同不如终止合同更为有利,客观上怂恿了债务人恶意违约。B.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将合同解除场合的损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53.html -
了解详情
属性的条款。当事人违反不同的条款,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一样。当事人违反条件条款时将构成根本违约,非违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当事人违反担保条款时不 而且在我国没有采取物权行为独立和无因性理论,如果给付中有物权变动的话,此时的返还是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视为所有权没有变动。在违约方全部或者部分履行时,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56.html -
了解详情
看重法律适用及其后果,对于此类合同允许买受人基于合同法第150条或者其他有关条款的规定,追究出卖人的违约责任。第二种方案是既关注系争案件的法律适用,又从 还应对丙作适当经济赔偿。 该约定是属于附解除条件,还是构成约定解除?如果属于附解除条件,售房合同便为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按照合同法第45条第1款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24.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法》第66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发生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 规定与相关制度,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合同解除直接导致双主当事人之间合同终结的法律后果,所以需要严格区别合同解除在各种相关法律制度的条件下的适用。通过学习合同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70.html -
了解详情
三项。 (二)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提字第137号民事判决⑵:案由 联营合同纠纷,审结时间 2010年4月15日 山东省滕州市人民法院一审查明:华东公司、柴里 ,是否仍得请求?最高法院认为,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是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即直接效果说),合同解除的后果,违约方的责任承担方式也不表现为支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82.html -
了解详情
的木箱厂(包括生产材料)转让给S某,S某支付转让款人民币61.38元。合同中并约定J某应向S某交付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商检证等经营所需一切合法 本案事实中得以实现,在判决主文中体现了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没有体现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这样,在本案中不构成适用法律错误。 我国台湾地区法院对何谓适用法律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21.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实质平等,从而维护良好的交易秩序。 2.科学化法定解除条件 由于解除权的行使直接导致双方当事人之间合同终结的法律后果,所以确定解除条件是否成就非常关键。各国均以 的规定也如此。但是,我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一款却将其作为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之一加以规定。为消除这个冲突,有学者建议在合同法中专门规定情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