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同时并存。例如,在特定物的买卖、赠与、互易等关系中,当事人订立债权合同,必须实施物权行为才能移转所有权。二是债权行为先于物权行为 年版,第18页。 ⑦b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68页。 ⑧b 同⑦。 ⑨b 参见钱明星《物权法原理》,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216.html -
了解详情
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2]孙仁生普通逻辑原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3]白国应主编图书分类学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 [4]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苏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59.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权人只能使用他人的物品,不能转让、处分。如同读者可以借阅图书,而不能转让图书的所有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双重属性。承包经营权是《民法通则》第五 的意见》第119条规定:“私有房屋在租赁期间,因买卖、赠与或者继承发生房屋产权转移的,原租赁合同对承租人和新房主继续有效。”参照这一规定,将土地承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56.html -
了解详情
从总到分、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④稳定性原则是图书分类的特殊要求;⑤文献保证原则是编制分类法的出发点。类目的设置应以文献的 是民法调整对象的三个因素。民法的主要内容:①民事主体制度;②物权制度;③债和合同制度;④人身权;⑤知识产权。其中民事主体制度调整的对象为平等主体,物权法、债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79.html -
了解详情
之债权的让与,载于郑玉波主编:《民法债编论文选辑》(中),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页888-889。)这种债权所有权化的观点虽然未能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 让与行为和原因行为(如买卖、赠与等)。因此,法国民法典将债权和其他无形权利的转让安排在买卖合同一章,从而将其定性为买卖合同的一种。于是,和移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56.html -
了解详情
’的让与”,载于郑玉波主编:《民法债编论文选辑》(中),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页888-889.)这种“债权所有权化”的观点虽然未能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 让与行为和原因行为(如买卖、赠与等)。因此,法国民法典将债权和其他无形权利的转让安排在买卖合同一章,从而将其定性为买卖合同的一种。于是,和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12.html -
了解详情
获得的所有权,调整所有权的取得和那些不属于物权的制度(赠与制度、继承权制度、夫妻财产制、债权和各种具体的合同权利制度)的相互关系。 [2]在所有权的各种取得方式 消灭。相反,法国巴黎法院1990年3月30日判决的一项案件中,一批珍贵图书在二次大战期间失窃,四十年后,有关人士提出返还请求。由于该批图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53.html -
了解详情
[16]无论是授益行政还是侵益行政,行政处分的对象均不能像民事法律行为中的赠与、合同、婚姻那样,行为人存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17]见朱新力:《行政违法 陈春生:《事实行为》,载翁岳生编:《行政法》,台湾翰芦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 [30] 有学者认为,不直接发生法律效果或者虽然产生法律效果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83.html -
了解详情
著作财产权同一般财产所有权相类似,既可以由作者本人享有,也可以依法转让,继承或赠与,由他人行使。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作者创作出作品以后,一般不可能自己出版、 规定。笔者考虑,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图书出版权在我国历来有专有出版权的性质,作品出版一般要签订书面合同,因此应采用专有授权的形式。报纸、期刊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35.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复制品是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证明责任,即提供著作权人许可的证明材料,如出版合同、授权书等,就可得出推定事实:其复制发行的作品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证明责任过于严格。《著作权法》对发行的定义为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也就是说,图书音像制品的批发、零售经营者都是发行者。但依据《音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6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