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等形式行使。实践中,解除权人发出解除通知后,合同是否解除仍处于不确定状态:具有解除权只是作出解除合同意思表示的一方当事人的自己观点,对方、法院和 效力,则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如解除合同的效力得以确认,则解除权人可以终止履行,不必担心违约的风险;反之,作出解除决定的一方必然要对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007.html -
了解详情
说:“开发商,你不交房影响了我得非典了,我准备解除合同”,那么到2003年5月1日前消费者都可以解除合同;而且如果到了2003年4月30日,我还想再 到2004年1月2日截止,消费者过了这一天就再也不能要求解除合同了! 第十六条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7639.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订立合同的自由,包括自由决定是否缔约、与谁缔约、订立什么样的合同以及自由决定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权利。其中变更和解除合同自由是指,当事人有权通过协商,在合同成立 对解除权人的救济原理,与违约解除情形下的对解除权人的救济原理相同,即都是在出现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下,依据民法原理对解除权人进行救济。因此,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055.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使有不同的意见。提请至司法机关来判定该解除合同是否有效,这是一个确认之诉。由于单方就可以启动法定解除,只是根据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故而,解除人 ,也应当允许公力救济。关于统一法院判决法定解除合同这一问题,我国法律上可以增加一条司法解释:当事人解除合同应当通知对方,但是并不排除司法机关直接裁判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847.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各种解除方式的条件不同,合同解除后的违约金适用也并不一致。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实质是以新的协议代替 )诉讼时效超过后,主债务人主动向债权人发出确认债务的询证函的行为,是否可以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693.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第二种是日本为代表。《日本商法典》第525条规定:“依买卖性质或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非于一定时日或一定期间内为履行则不能达到契约目的者, 起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对于要求解除合同的诉讼请求是否予以支持,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些法官认为只要当事人具备了合同解除权,可以直接判决解除合同;有些法官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871.html -
了解详情
误区之二:只要违约就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制度设置的目的在于,因一方当事人的根本违约致合同履行利益不能实现,对方当事人为了防止合同在违约情形下给自己造成 其次,从自我保护意义来讲,并不是只要对方违约就要解除合同,而要判断这种违约是不是根本违约,是否不采取解除措施就可能给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也就是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870.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方式研究 【摘 要】为了提高交易的效率,法律赋予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法定解除合同。但是,由于合同法定解除权毕竟打破了“契约必须严守”原则,所以对于法定解除 有不同的意见。提请至司法机关来判定该解除合同是否有效,这是一个确认之诉。由于单方就可以 启动法定解除,只是根据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故而,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866.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根本违约,如标的物属种类物,则应视在合理时间内可否获得替代物来确定是否构成根本违约;标的物存在品质瑕疵无法修补或无法及时替换、修补的,可认定为 主张解除合同,只要通知对方即可,也就是说,解除权的行使,只要向对方当事人传达了自己的意思表示就可以发生解除合同的效力,而不需要以其他方式辅助。对通知的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858.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为通知者,除因不可抗力而无法通知外,无论是否有过错,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㈢违反保证条款。保险合同当事人一方违背保证条款的规定,他方当事人 。各国法律一般允许投保人中途退保。我国《海商法》规定,保险责任开始前,被保险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退保),但应当向保险人支付手续费。《简易人身保险条款》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8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