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晚餐”。通常,侵吞、流失国有资产的方式都比较隐蔽,很多情况下套用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比如拍卖、出售资产、转让产权、管理层收购等等,有时还借用特别 信心,防止国有资产趁机流失。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国资转让中的问题已经有所警觉。通过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民事法律分析,我们就能得出一个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性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47.html -
了解详情
相违背的。这一块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市民社会”的一些看法。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方法论地位问题在这样一个社会当中,它基本的东西是什么?我们看到的社会是什么? 主体讲自然人和法人,民法总则要规定物,规定的就是民事客体的物,然后民法总则要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也可以说它是客体的内容,也可以说它是设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60.html -
了解详情
确切含义存在争论,至今没有停息。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只有求助于考察民事法律行为的历史才能弄清楚。 法律行为的概念据说来源于德国注释法学派,许多学者 出版社,2002年4月,第181页。 [18] 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190页。 [19] 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14.html -
了解详情
—潘得克吞学说教程》一书中,赋予rechtgeschaeft一语以设权的意思表示行为的含义,非常简要地揭示了按照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设定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 现状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二)先入为主地将民事法律行为定性为合法行为的不当 法律行为应该为合法行为的观念,源于前苏联民法理论。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77.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协议的目的是约定义务方向权利方履行义务这一民事法律行为。 (2)履行协议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协议(合同)须由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履行,符合“和为贵”的民族心理,有利于化解矛盾;2、有利于缓解法院“执行难”的问题,法的警示作用和惩戒作用将使履行协议的履行有了保障,减少了懈怠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01.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总论》仍在讨论“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6]而作为表意实现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必然生效,不存在生效要件问题。在民法中,规定生效 由于两个意思表示在内容上相互关联,因此合同是一个有意义的二重行为。”[8]德国法学家Muenchener和Kramer认为:“要约与承诺在性质上是相互依赖的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9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行为之概念滥觞于民法,其最先只是一个民法用语,并且其当属“民事法律行为”概念之前身。 接着萨维尼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在《现代罗马法体系》给法律行为 民法的意思自治理念相悖。意思自治作为近代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是个人自由在法律上的充分体现,它的真谛在于“尊崇选择”,尊重当事人的权利行使自由。史尚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7.html -
了解详情
指合法意思表示行为,还是应涵盖一切“旨在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这一问题上就发生过激烈地争论。以别列捷夫斯基和阿加尔柯夫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 设权的意思表示性。只要为设权的意思表示,即为民事法律行为,这是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之所在。至于其是否合法,只是影响已成立的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1956.html -
了解详情
【写作年份】2013年 【正文】 法治规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法律行为的效力问题对于法律争议的解决、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效力 研究》,山东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14-27页。 [5]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3页。 [6]大陆法系民法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297.html -
了解详情
减少;质押股权价值减少防范机制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背景情形介绍及实务问题的提出 (一)投资过程中股权质押的不同情景 情景一:股权受让方向转让方 ,对于出质股东擅自转让质押股权的效力,应从债权行为效力和物权效力分析。从债权行为来看,属于效力待定民事法律行为,如果质权人同意的,则为有效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5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