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提起仲裁或诉讼。 用人单位了解不同组织下达成的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选择效力更好的解决方式,避免案件处理的反复。 第十二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 的,劳动者就可以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如果用人单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被法院支持的,那么仲裁裁决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收到中院民事裁定书之日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44.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的规定不尽合理。一些怀有非法目的人也正是利用调解的法律效力实现了非法目的。 4、缺乏严厉的惩治措施。现行民诉法和刑法虽对妨害民事诉讼的一些 无需付出多大代价。即使在发现当事人恶意串通、违法调解后,法院也只是启动再审程序撤销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即使法院审查出有关人员伪造证据、毁灭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04.html -
了解详情
,致使实践中争议双方签订的具有和解性质的协议,在法律效力上往往得不到承认。这点,在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出台后, 是以牺牲法律原则和损害司法尊严为代价。民间调处则无此限制,即使一定程度上的不合法也无伤大体。大妈们可以不讲原则地送法上门,而且为了打下感情基础,可以陪一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25.html -
了解详情
专门机关管辖处理或者禁止采用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 4.提升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 《民事案件若干规定》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人民调解协议确定为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具有强制执行力。也可以直接以法院的审核确认书来赋予人民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 5.加强国家、社会对人民调解的扶持和保障措施 建立国家财政预算扶持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01.html -
了解详情
。第四阶段,1991年《民事诉讼法》颁布后至今,现行《民事诉讼法》进一步把调解原则确定为基本原则,并在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 ,法院均予采信,具有法律效力。 4、改革法院诉讼费收取办法。对于诉讼调解、诉讼中和解采取只收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受理费的收费规定,鼓励和促成当事人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19.html -
了解详情
在西方国家不断强化诉讼中当事人合意解决纠纷的同时,我国却一直在试图弱化法院的调解工作。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法院调解结案率一直在80%左右,而到了2000年 非诉讼方式、赋予其一定的法律效力,又要保障当事人不能、不愿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时的诉权。实践中,有些法院处于部门利益的考虑,对某些案件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68.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还有待明确 ■笔者认为,应当赋予履行和解协议中止执行时效的效力 履行和解是指,诉讼当事人在法院裁判后不自动履行或申请强制执行判决或调解确定的 送达之日起6个月内还清A卫生局70万元欠款,逾期还款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银行利息。调解书生效后,B公司未按时履行,A卫生局也未在法定执行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979.html -
了解详情
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产生与生效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产生终结诉讼的法律后果。 2.调解是在自愿、合法基础上,由双方当事人进行的平等友好协商。自愿是指调解活动的 出版社1998年版;李浩:关于建立诉讼上和解制度的探讨,载《清华法律评论》1999年第2辑。 其从否认法院调解的价值和功能出发,把诉讼上的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48.html -
了解详情
择调弃判”,既节约了人、财、物,提高诉讼效率,又轻易回避作出困难的法律判断。再次,调解减少、化解风险,增加法官自我保护系数。对法官来说,调解无论从 以法院为基点解释以合意解决争诉。两种制度功能上的统一性是诉讼和解可以替代法院调解的基础。诉讼和解替代法院调解既可以继续发挥其优势又不致因改革幅度过大而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94.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书与法院调解书衔接起来,即人民法院可以应当事人的申请,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根据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内容制作调解书,该调解书即具有法律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当事人 范围。在管辖方面,级别上一律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地域上应由人民调解委员会或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注释: [1]汤维建著:《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