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作为吸收犯,认为这样做有违我国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理论。因为,行为人主观上只有一个故意,客观上只有一个刑法意义上的行为,从而只符合了一次故意 姜伟.犯罪形态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357. [13]阴剑锋.略论吸收犯[J].法学家,1998,(6). [14]莫晓宇.吸收犯认识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492.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义,故刑事违法性最终也无法回避社会危害性问题。 陈兴良教授说:苏俄及我国刑法学将违法性放在犯罪概念中讨论,但在违法性之外又另立一个概念,这 的外在表现。[11]另有人说: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基础;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表现。[12]这些论断表明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系表里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760.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义,故刑事违法性最终也无法回避社会危害性问题。 陈兴良教授说:苏俄及我国刑法学将违法性放在犯罪概念中讨论,但在违法性之外又另立一个概念,这 的外在表现。[11]另有人说: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基础;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表现。[12]这些论断表明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系表里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756.html -
了解详情
馼副书记等出席会议,听取专家学者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为作者在此次会议上的发言要点,本报特刊发,供参考、研讨。 反腐败作为一项 情节的要求与限定,这种立法模式不仅违背了我国刑法严格区分犯罪与违法、要求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原则与原理,而且给司法操作带来了不便,造成了有法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13.html -
了解详情
终身自由并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实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在严厉性上仅次于死刑,只适用于部分罪行相当严重的犯罪分子。我国刑法并没有对无期徒刑上限进行规定,从理论 的长期自由刑来替代死刑 (主要是指死刑立即执行)。参见高铭暄:《略论中国刑法中的死刑替代措施》,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2期,第21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27.html -
了解详情
来统称合同诈骗罪、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诈骗罪中所有利用缔约欺诈实施的诈骗犯罪行为。此外,我国刑法上还有保险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等等,均有可能涉及作为犯罪手段的合同, 故意构成的论述,参见梁华仁、张先中: 《略论合同诈骗罪的几个问题》,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1 期; 周少华、齐章安: 《合同诈骗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09.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列车运行安全犯罪则构成既遂,否则,危害列车运行安全行为构成犯罪未完成形态或者不构成犯罪。该观点的主要依据在于,我国刑法分则的立法是以既遂为模式的,因此, ,也规定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在处罚上均以既遂犯为参照进行处罚。而这种规定,恰恰说明了我国刑法分则是以既遂为模式的,否则,在对犯罪预备、未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301.html -
了解详情
不被应允使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生殖后代,但并不代表以后不可以;代孕在我国当前属于绝对禁止行为,但并不意味着以后不可以被限制性地应允。故对这类问题,医 出版社,2005;113.)。 [2]对于假定因果关系,即虽然是表面上的事实因果关系,但并非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医事人员虽违背一般诊疗规范,导致了危害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819.html -
了解详情
不被应允使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生殖后代,但并不代表以后不可以;代孕在我国当前属于绝对禁止行为,但并不意味着以后不可以被限制性地应允。故对这类问题,医 大学出版社,2005;113.)。 ⑵对于假定因果关系,即虽然是表面上的事实因果关系,但并非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医事人员虽违背一般诊疗规范,导致了危害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78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严重危害性,我国刑法将这种预备行为独立化,规定为犯罪,体现了我国刑事立法的预防犯罪功能,以期将恐怖活动组织犯罪消灭在萌芽阶段。第三,在行为方式上,新刑法借鉴 中大部分人在同等情形下都会这样干的行为,不能宣布为犯罪。这是刑法谦抑性的基本要求。(注:李立众:《略论被迫行为及其借鉴意义》,载《刑事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