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四、常见犯罪的量刑(一)交通肇事罪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构成 基础上,可以根据事故责任、致人重伤、死亡的人数或者财产损失的数额以及逃逸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二)故意伤害罪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031.html -
了解详情
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8.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 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四、常见犯罪的量刑 (一)交通肇事罪 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429.html -
了解详情
4.鉴定结论;5.现场勘查笔录及照片;6.视听资料。 原判认为,被告人尹某某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 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宣判后,原审被告人尹某某上诉提出,一、原审法院认定上诉人途径六家医院,历时三个多小时均没有把被害人"未知名"送入医院救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660.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并且发生了法定的危害结果,就认定行为构成过失犯罪。比如在一起有关交通肇事案的法院的判决书中,根据行为人违章占道停车,且 轮摩托车行驶到该处的被害人潘某、黄某相撞,造成二被害人死亡,被告人事后驾车逃逸。参见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1年刑事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620.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并且发生了法定的危害结果,就认定行为构成过失犯罪。比如在一起有关交通肇事案的法院的判决书中,根据行为人违章占道停车,且 轮摩托车行驶到该处的被害人潘某、黄某相撞,造成二被害人死亡,被告人事后驾车逃逸。参见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1年刑事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38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表现等情况,依法确定应当判处的刑罚。 一、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规定的下列情形 时,可以适当参考当地违禁品非法交易价格及盗窃违禁品的数量确定量刑档次,分别认定“数额较大”、“有其他严重情节”、“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并参考一般盗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593.html -
了解详情
事故;职工在上下班中遭遇不法分子制造的交通事故;肇事车辆属于没有办理交强险的黑户;车辆肇事逃逸等情况下劳动者就无法获得赔偿。(2)作为民事赔偿义务 。 (四)对上下班途中情形的界定难度不大 现行法规对职工上下班途中机动车伤害认定为工伤的规定过于原则,以及现实生活中人员流动性、住所隐私性及交通工具多样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74.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相同的但足以导致人们视觉上的混淆即在视觉上无差别的假冒注册商标同样可以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可见,确定刑法目的解释方法的目的要具体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07.html -
了解详情
。 观点碰撞: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主要被告(事故认定书中认定负全责者)辩称:由于被害人的死亡是由于两次交通事故所致,并且在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 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本案中,由于肇事的大货车逃逸,无法找到侵权行为的人,所以被告作为另一个侵权人,应承担事故的全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63.html -
了解详情
共犯也未予以肯定,但犹抱琵琶半遮面。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5条第2款指出: 但细加研究,其中存在着基本的过失犯+故意的加重犯的情形。能否将逃逸本身的行为认定为间接故意致人死亡的行为,还需研究。在行为人没有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