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间被发现有漏罪或者涉嫌新罪,行为人明知此情况而对其予以窝藏、包庇的,构成窝藏、包庇罪,因为会妨害司法机关对所漏之罪以及所涉新 的行为,发生在司法机关逮捕、拘留他人之后,所以行为没有具体的危险性。另一种观点认为,该行为对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有妨害,侵害了刑事司法秩序,所以成立犯罪。[2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487.html -
了解详情
,却存在审判人员将取缔规定、效力规定及其相对应的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混为一谈的情况。 调整公法行为的强制性规定不规范私法行为,私法行为谈不上违反此类强制性规定,更 款规定的处罚,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为这种买卖行为本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572.html -
了解详情
对待。在1679年《英国人身保护法》的世界里,只有人民的自由,只有刑事犯或刑事嫌疑犯的权利,至于刑事犯的其他身份(主教或伯爵之类)已彻底淡化。概言之,1679年《 进一步探究,人民到底是指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宪法文本还提供了可供进一步索解的资讯:从政治的角度看,人民是主权者,这构成了人民的本质特征;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23.html -
了解详情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第(四)项规定了枪支被盗、被抢或者丢失,不及时报告的情况。但在刑法中规定的丢失枪支 也可以通过辩称是自己丢弃的而无罪。笔者的结论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无论什么原因失去对枪支的控制(如遗失、丢弃、赠与、被盗、被抢、被骗、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4.html -
了解详情
惩罚,包括对恶意诉讼行为人进行警告、责令其具结悔过、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甚至拘留等。鉴于我国不同地域经济条件差别较大的现实,具体处罚数额标准可由各地 其他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害也应该纳入可以提请赔偿的范围。 3、追究恶意诉讼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恶意诉讼构成欺诈时,如果这种欺诈的行为符合刑法中规定的诈骗罪的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33.html -
了解详情
和责任。[6]在澳大利亚,根据《1995年证据法》第33条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除特殊情况外,承办案件的警察可通过宣读证词或者根据其先前撰写的证词引导作证, 普遍,因而某些警察具有强烈的优越感,让其屈尊下驾出庭作证接受曾经被其拘留、逮捕和讯问的被告人以及辩护人的质询,不仅对他们来说是感情上的极大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90.html -
了解详情
的对象是指任何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权利的公民;四、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拘留、禁闭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非法拘禁他人的行为方式是 行为构成绑架罪。而债权人对受雇人实行的过限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只构成非法拘禁罪。同样,债权人雇佣他人为其索债时,明确提出必须用合法手段,而受雇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76.html -
了解详情
对象必须是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即触犯刑法并构成犯罪的人,既包括作案后潜逃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已被拘留、逮捕、关押、监管而潜逃的未决犯和已决犯。 不同。包庇罪的对象是犯罪的人,包括未经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人以及从刑事监管场所脱逃的未决犯和已决犯,在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从事卖淫、嫖娼活动的违法人员;伪证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05.html -
了解详情
其它诉讼参与人以及案外人(如人民法院对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案外人在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其他诉讼参与人与案外人就有申请复议的权利);而上诉 诉讼制度在立法中界限不明,关系模糊 民事诉讼复议制度与上诉制度、再审制度等共同构成了我国民事诉讼救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它们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共同致力于相对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8.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结束,任何公民都不得行使正当防卫权,当然更无权行使司法权或审判权。任何人如果非法逮捕、拘留、审讯和惩罚不法侵害者,都是违法行为。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人造成损害(打伤或打死),这两种情况,对第三人的损害已不是什么正当防卫,应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四)、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