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将私法分为个人法和团体法。法典起草者受到日尔曼民族团体主义精神的影响,重视团体思想和团体利益的价值。[7]德国民法典起草者最终承认了法人和团体的地位, 过程,更没有遇到个人法与团体法理论的影响,国和家的观念非常浓厚。在这种独特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既没有形成清晰的个人本位思想,也没有经历个人本位向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33.html -
了解详情
]更将私法分为个人法和团体法。法典起草者受到日尔曼民族团体主义精神的影响,重视团体思想和团体利益的价值。[7]德国民法典起草者最终承认了法人和团体的地位, 过程,更没有遇到个人法与团体法理论的影响,国和家的观念非常浓厚。在这种独特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既没有形成清晰的个人本位思想,也没有经历个人本位向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32.html -
了解详情
》时它也从未将担保物权解释为追及权或变卖权。 (三)优先权概念影响立法 当初,我国制定《海商法》时移植优先权概念是为了表征一种法定非移转占有型担保物权( 版,第430页。 [17]「德」米夏尔马丁内克:《德国民法典与中国对它的继受》,载《德国民法典》,陈卫佐译,法律出版社会2006年版。 [18]学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93.html -
了解详情
的,甚至在诉讼时受到谴责。[81]总结来看,我国长期以来的利息管制,其背后的原理,更多是儒家仁的思想,所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的观点,而放弃了非常损失规则,并影响了后来的德国民法典。[93]在英国普通法上,法律并不过问对价是否充分(adequacy of consideration),也应是基于同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132.html -
了解详情
负损害赔偿责。《德国民法典》第二编第八章第27节第823条至第853条的规定也是以损害赔偿为中心的。《日本民法典》、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以及近年来制定 原状和赔偿损失都是大陆法系侵权责任的内容。那么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属于什么规范呢?其实这两种责任方式主要是对人格权侵权的救济,虽不是人格权请求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984.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的债权关系的消极影响,如因为根据《德国民法典》第124条进行租金或收益租金先处分而给抵押权人带来的损失。所以,当抵押权人为了能够立即享有对质押标的( 次草案时,典权和不动产质被作为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而明确地分别予以规定。当时的法律界认为这是对我国典权性质的正确规定,而且这一看法至今在法学界占主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44.html -
了解详情
是德国、瑞士、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德国民法典》第427条规定,“数人因契约对同一可分的给付负有共同责任者,在发生疑问时,作为连带债务人负其责任 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由此可见,我国的法律规定是受到了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规定的影响,对于入伙前的债务,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一样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40.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在于:作为为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法国法教授,Zachari深受德国潘得克顿学派的影响。德国潘得克顿学者对《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确立 册),台北作者自版1998年,第45页。[2]对于“Rechtswidrigkeit”一词,我国大陆学者基本上翻译成“违法性”,参见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25.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角落当中,偶尔一提而过,不能不说是《德国民法典》等对人格权的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规定或者仅仅规定某种具体人格权请求权,不是很能说明问题 规定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请求精神赔偿金等界定为人格权请求权的内容,混淆了人格权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的不同功能,不值得提倡。(三)我国民法典应当采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8.html -
了解详情
各种法律政策,从此中国民法也走上了所谓“社会主义法系”“的道路,但仍旧无法彻底摆脱德国式的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解放后启用了一大批曾在解放前接受过德式法学 [12]目前我国学者以德国式为蓝本提出的各种方案的争鸣说到底是在对民法典所能容纳的具体内容的取舍上的分歧。也许有人会说,有现成的外国民法典的例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