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刑罚虽然是一种慰籍,但这种慰籍并不能代替经济赔偿,例如,某人因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而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虽然它已承担了应负的刑事责任,但是对于受害者 的社会危害性大,尤其是对被害人精神损害所造成的创伤难以平复,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伤害罪中的犯罪人,也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但由于其主观恶性较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81.html -
了解详情
应处死刑。但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 公正是关键。再看上述案例,王某的行为的危害结果自是不言而喻的,其危害程度相对于故意杀人罪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依现有法律规定,对王某却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371.html -
了解详情
「关键词」共同危险行为 建筑物责任 先刑后民 国家责任 公平原则 一、引言 对于抛掷物致人损害之责任的提出源于重庆市的烟灰缸案件:2001年的一个凌晨,重庆市民郝 的情况下,譬如残疾,死亡。我国刑法对于每一种罪名的犯罪构成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公安机关完全能够确定是否存在故意伤害罪的可能,在排除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42.html -
了解详情
的程度。期待可能性的对象是年满16周岁的人或虽然不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罪过,这是引进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重大意义。 在我国,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罪过(故意、过失),需要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来检验。因此,期待可能性理论适用于我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24.html -
了解详情
不必试图查明受害人过错问题,即使受害人有一定过错,也无关于遗弃、逃逸动物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减免责任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之所以做这样的规定,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 人成立犯罪。教唆遗弃、逃逸动物伤人构成轻伤以上的,成立故意伤害犯罪;教唆遗弃、逃逸动物伤人致人死亡的,成立故意杀人罪。教唆遗弃、逃逸动物伤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1252.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近年来,随着校园暴力和低龄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事件的增加,争论越来越激烈,不少人提出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扩大刑罚适用范围,以此惩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但也 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91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 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 的,都应负刑事 其刑事责任的。(“关 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全国人 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2002年7月24日,法工委复字[2002]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527.html -
了解详情
和局部的方法。以法律解释为代表的法律方法论能起的作用,只是帮助法官等法律人整理思路,指望完全依靠三段论推理方法办理案件只是一种空想。[5] 形式主义法学与现实主义法学 、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关于本条中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到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49.html -
了解详情
和局部的方法。以法律解释为代表的法律方法论能起的作用,只是帮助法官等法律人整理思路,指望完全依靠三段论推理方法办理案件只是一种空想。[5] 形式主义法学与现实主义法学 、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关于本条中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到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