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已经生效了,却因为没有登记或交付,依然无法发生物权变动之效果,则原权利人依然可以处分财产,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就难以实现。这显然不利于维护司法裁判 的变动。有学者认为,人民法院宣告自然死亡的判决也属于《物权法》第28条规定的可以导致物权变动的法律文书,因为这会使得被宣告死亡者的财产为继承人所继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773.html -
了解详情
,在代理人不仅仅是为了财产归属主体的特定个人利益而进行管理的场合,无法将其认定为是继承人的法定代理人,而应将其理解为是为了所有与遗产有利害关系之人的 的代表人准用法定代理人的有关规则进行诉讼,至于该判决的效力是否及于合伙人,可以在作为后诉的授予继承执行文书之诉中作出断定。如果该组织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75.html -
了解详情
还原而得,其原貌如何、当时的立法是否具有体系性都是可以质疑的,但这至少表明了还原者也持此看法。浪费行为的模式是超出自家财产能力而进行支出。这种挥霍行为是 而成为其家父的继承人时,不能依十二表法确定保佐人。[16] 此片段区分两种情况而定:浪费人是解放自由人的场合,不管遗产是来自遗嘱继承还是来自法定继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220.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股权。股权是一种重要的财产权利,当股东死亡时,其股权应当列入遗产,由继承人进行继承。根据我国的继承法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父母和子女。当这些 对债权人的担保,创建了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的资本三原则。但是,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大陆法系完美的设计仍然无法提供对债权人的保护。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01.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被害人是指直接的受害人,还是间接的受害人?被告人是否包括未犯罪或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笔者就附带民事诉讼主体问题 遗产继承人与已死亡的共同致害人的遗产继承人。 当前的审判实践中,对死刑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被告资格的确定问题有争论,做法不一。有的认为可按两种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041.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回赎。二是法人的回赎权问题。法人之间也可以缔结典权法律关系,并可回赎典物。[12]三是继承人可以继承回赎权(文件6)。另外,被继承人死亡后没有 的封建性或非封建性也是疑虑重重,并不确定;同时,出典物并不一概认定为封建性的房地产,有些财产被认为是非封建性的财产,允许回赎。而在另一方面,如前所述,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16.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总结,提出我们的意见。 一、死亡赔偿金是否是遗产?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性权益,即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 之处就在于它是对与死者关系最亲密亲属损失的补偿,而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父母、子女恰恰就是与死者关系最亲密的亲属。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07.html -
了解详情
目前可供继承的遗产仅有2141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公民合法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徐阿婆去世后,其遗产应由其法定继承人依法继承。因徐阿婆的长子和次子均先于 发生改变,该法律行为也不因此而变为有效。另一种观点认为,应根据合同是否已经履行来确定不同的基准时:如果合同已经履行,就以合同成立时为判断的基准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47.html -
了解详情
《著作权法》规定无限期保护死者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及有限期保护著作权人的继承人及其他法定权利人享有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应当理解为对已故著作权人的生命痕迹 死者直接列为原告,显然与诉讼法原理及各国民事诉讼制度相悖,在诉讼程序上也无法操作。 (二)不必赋予死者民事主体地位 1.赋予死者民事主体地位没有任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57.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为所有权人。首先,社会所有一词只能代表不确定的人群,而不能形成明确的、肯定的法律关系主体;把宗教财产规定为社会所有,实际上是把宗教财产 为继承人,因此中华民国民法未规定居住权。我国现行继承法规定夫妻相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现行婚姻法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因此迄今未发生所谓父母居住问题。因改革开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