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一类的种差层面上进行(视研究目的的需要)。 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与犯罪构成最相邻的属概念本体属性即存在形式问题。犯罪构成在邻属意义上只可能有两 则使用的是类型化概念,只是类型化程度不同。如案件的基本事实是张三一怒之下持刀杀死了李四,刑法规范高度概括为故意杀人(《刑法》第232条),而犯罪构成则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2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特殊性质而有所不同。因此,既有理论模式研究的意义首先在于对犯罪现实所提出的新命题进行回应,为网络犯罪的司法认定提供一种理论上的思路。更为重要 犯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主观方面具备共同的犯罪故意,这在网络共同犯罪是否成立共同犯罪的判定问题上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在共同犯罪行为人主观方面要件的描述中,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62.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活动的法律规章,暴力性体育 活动中造成对方伤亡的,都不存在构成犯罪的问题。换言之,由于体育运动是国家所许可的,所以,在体育运动中造成的损害是 是职业运动中,存在大量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一般情况下足以遏制故意违规行为 。所以原则上刑法不应当过度干涉体育竞技活动。(2)由于行为人出于比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04.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杀人造成他人死亡的,为标准梯度,没有造成他人死亡的,可以降低梯度位置;故意伤害他人的,为标准梯度,造成他们死亡的,提高梯度位置;侮辱、诽谤他人的, 社会危害性程度。其次,增加对犯罪性质的量化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某种犯罪究竟危害性有多大?两种犯罪哪种危害更大一些?这些问题,不能仅仅通过权威部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596.html -
了解详情
有:( l )第16 条中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1991 年10 月出版,第178 页和第181 页。 [14]李洁《 非物质性犯罪结果研究》 ,载1994 年第3 期《 法学家》 杂志。 [15] 刘德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42.html -
了解详情
。〔12〕 2。中国法学界对陷害教唆中教唆犯的刑事责任问题的讨论 我国法学界对陷害教唆问题尚无深入研究,但已经有所涉及和思考。在陷害教唆行为的刑事 的陷害教唆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具有犯罪故意。陷害教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表现在,一方面他具有再次实施陷害教唆的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18.html -
了解详情
、高回报,极具投机性的期货交易业务中,如何认定诈骗行为,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例如,期货经纪商人为拉拢客户,对其说搞期货能赚大钱来诱引客户炒 人员,以及其他交易会员或个人。(2)犯罪故意内容与犯罪目的不同。本罪的犯罪主体一般不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主要是犯罪主体缺乏职业道德,为了拉拢客户,促使成交,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11.html -
了解详情
下,即某些行政犯,行为人若没有违法意识,等于行为人不具有社会危害意识,不成立犯罪故意。也就是说,有时违法性认识可以证明并决定社会危害性认识的有无。[1]例如,一个 ,我国刑法理论界与司法实务部门对其认识与研究尚不充分,为此,本文拟对有关该罪的几个常见而突出的疑难问题作一初步探析。 一、 单位实施的虚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1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对故意犯罪的规定并没有明确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一样,二者的区分只是刑法理论上的事情[孙燕山:《犯罪构成问题再探讨》法律科学(西安)1997.6第58页]。肖中华指出 19] [苏]H扎戈罗德尼科夫、H斯特鲁奇科夫:《苏联刑法的研究方向》王长国译,载《国外法学》1982年第1期 [20][俄]库兹涅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901.html -
了解详情
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合法社会组织体违反法律规定或不履行其法律义务,故意或过失实施的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⑧ 上述种种观点,在 1997.35. ②高铭暄,刘远.论新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A].刑法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52-253. ③陈泽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8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