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控方主导的单向型配置相对应的是,我国鉴定制度中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参与权严重不足。无论是《刑事诉讼法》,还是各机关颁布的诉讼规则,关于当事人参与鉴定 机构网络,民间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满足大多数技术性问题的鉴定需要,技术力量上不存在问题。如果继续固守鉴定启动权的控方垄断体制,显然与鉴定体制改革的初衷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81.html -
了解详情
私权程序和实现私权程序分离,此后大陆法系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审执分离的制度。 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和执行实践一般用审执合一或审执分离来表达对于审执关系的 ,人民法庭不再承担执行工作。2005年1月起人民法庭恢复执行工作。[9]可见,目前在司法实务中,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变化,大多数法院为了顺应人民法院审判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35.html -
了解详情
或自由,如合同自由,作为意思自治原则在调解领域中的体现,将是调解改革的最终目的。然而,合同领域中契约自由的演变和发展表明,现实中当事人自然力量的不 和解促和谐,机制创新谋发展,《人民司法》2006年第4期。 [35]参见赵钢、王杏飞: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新发展对《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80.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研究(项目编号为07BFX066)以及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恢复性司法与中国刑事诉讼法改革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在本文修改过程中,宋英辉教授、史立梅副教授 年第5期。 [40]马克昌:同注39引文。 [41]石磊: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实体法根据,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 [42]高铭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92.html -
了解详情
各国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可供参考,也是促使我国诉讼制度的发展完善以及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重要举措。 此外,自20世纪末以来,在司法改革浪潮的推动下, 有所规定。如,198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关于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检察院对重大经济案件使用技术侦查手段有关问题的答复》中规定:对经济案件,一般地不要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研究(项目编号为07BFX066)以及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恢复性司法与中国刑事诉讼法改革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在本文修改过程中,宋英辉教授、史立梅副教授 年第5期。 [40]马克昌:同注39引文。 [41]石磊: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实体法根据,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 [42]高铭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98.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政策后面的两句话: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推行社区矫正,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问题都不是单一的司法问题,都必然牵涉到立法上的改革。 综上,笔者完全 适用过该制度,这主要与严打有关,也与我国宪法、刑法中的特赦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又没有单独的赦免法对赦免制度的内容、程序进行明确规定有一定关系。笔者曾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03.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怀疑的刑事证明标准已被明白地确认为美国宪法第5条和第14条修正案关于正当程序的要求,这一标准在其他英美法系国家也得到一致采用。所谓排除合理的 了审判效率。⑤ 其次,从国内看,随着我国法治的进步,司法改革已纳入国家总体改革的目标之内。在三大诉讼领域,刑事诉讼领域的改革总体上显得还比较滞后。我们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75.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能发挥为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提供高效司法服务的职能作用,并且达到改革的目的。 3、注重效益原则 注重诉讼效益,是指诉讼成本的 的要求,也是顺应法律发展趋势。 三、民事再审制度改革的构想 目前,我国关于民事再审程序的法律规定过于简陋,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了提起民事再审程序与其他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9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9)劳动争议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已成为学者和司法人员的共识。如何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应该是举证责任制度的中心任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