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规定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保障权,制定一系列安全保护措施,包括事前保护和事后保护。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强调的是事后保护,忽略了事前保护。因此,立法中应 无正当理由不出庭的,司法人员可以采取训诫、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如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当然,根据直接言词原则,证人作证制度同样适用于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09.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成文法国家,由于证据法体系尚未建立,对非法口供证据的排除,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刑事诉讼乃至影响依法治国的瓶颈问题。长期以来,不少法学理论工作者、司法工作者对此问题所 、欺诈或者催眠等方法予以侵犯。只允许在刑事诉讼法准许的范围内实施强制。禁止以刑事诉讼法不准许的措施相威胁,禁止以法律没有规定的利益相允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04.html -
了解详情
对证人的涵义重新科学界定。 为保证证人出庭作证,必须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应在证据法或者刑事诉讼法的修正案中规定以下内容:1、规定证人出庭作证是其 保护制度,给予证人经济补偿权。 在证据或者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需要规定的证人保护制度的内容有:1、健全预防性保护措施。包括:庭审前对证人及其亲属身份不保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41.html -
了解详情
他受到了重视。[1]在现代法治国家,当事人对诉讼的参与性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刑事程序公正性的重要标准。 从更为开放的意义上来说,司法民主化不仅意味着当事人对 见证人参与司法过程。在侦查阶段,采用强制侦查措施如搜查、扣押时,往往需要有公民作为见证人在场。例如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05条第二项规定:搜查住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98.html -
了解详情
(六)规范证人作证程序9 (七)建立我国的特定证人免证特权制度9 论文摘要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一改过去浓重的职权主义色彩,建立了法官居中裁判。控辩双方相互 制度,明确规定应出庭作证而无正当理由拒出庭者给予强制措施。 (三)完善证人保护制度,对证人的保护措施具体化,不要仅限于人身保护,也要注意对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3.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明确提到了单位自首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在办理单位走私犯罪案件中,对单位 特别自首的主要障碍在于特别自首的成立要求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正在服刑的罪犯,而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拘传、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拘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488.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受处分人的具体矫正效果决定是否应提前解除或是延长处分的适用。 2、强制医疗处分 这种处分主要适用对象为精神障碍者。对实施了危害行为的精神障碍 的构建 重构我国保安处分制度?除在实体法上应当将现有保安措施刑法化?相应地还应当将保安处分程序纳入刑事诉讼法的规范之中。笔者认为?为了充分发挥保安处分的应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43.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是更有利的诉讼地位。可以说,在被告人和被害人平等保护的天平上,我国刑事诉讼法偏重于被害人的保护。因此,起源于美国的被害人保护运动的兴起并不能够成为我国 赔偿的义务,而且包括赔礼道歉、承担一定数额的赡养义务、公益劳动、教育和医疗措施等。从义务所对应的权利主体来看,加害人承担义务所对应的权利主体不仅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24.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是更有利的诉讼地位。可以说,在被告人和被害人平等保护的天平上,我国刑事诉讼法偏重于被害人的保护。因此,起源于美国的被害人保护运动的兴起并不能够成为我国 赔偿的义务,而且包括赔礼道歉、承担一定数额的赡养义务、公益劳动、教育和医疗措施等。从义务所对应的权利主体来看,加害人承担义务所对应的权利主体不仅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43.html -
了解详情
中,也有关于期间的具体规定。 (二) 主要法定期间的内容 1、强制措施的期间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公、检、法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 中对犯罪嫌疑人中、被告人羁押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各级司法机关必须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