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观点认为此类行为构成抢夺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是抢夺公私财物的行为。理论中抢夺罪的核心是当场直接抢夺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其暴力行为直接指向财物 为抢夺罪也不妥当;第三种观点中将欠款视为被债务人非法占有的财物,但欠条恰恰证明了债务人对欠款的合法占有,故不宜视为侵占行为。因此,债务人骗取欠条后销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41.html -
了解详情
一、《俄罗斯联邦刑法典》(1997年) 1997年《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174条是关于洗钱罪的规定,只是称谓为使非法获取的货币或其他资产合法化(Legalization ofMoney or ofAnyOtherAssetsAcquired Il2legally) ,指对于明知是非法手段获得的货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55.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附属刑法应当是在非刑事法律当中规定犯罪与刑罚问题,而我国的所谓附属刑法中只有关于罪的规定,没有关于刑的规定,最终如何对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必须依据 的证明,例如证明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否明知等。但是,从立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看,我国并未明确将推定这种证明方法适用于环境犯罪中因果关系的证明问题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64.html -
了解详情
信用证,然后才能谈到如何利用信用证。如果依照利用信用证的思路来界定信用证诈骗活动就有可能与《刑法》的相关规定发生冲突,比如:某一出口商谎称由买方需要的资源 故意作为其主观要件。笔者也支持有后一种观点。《刑法》中既然并未要求信用证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那么,只要其实直接故意地实施了信用证诈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80.html -
了解详情
扒窃犯罪的主体。《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四)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犯罪,即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 处罚。(二)公安部对盗窃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的规定公安部1993年3月颁布的《关于修改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中规定,已将扒窃犯罪的立案标准提到不论盗窃财务数额多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11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主体。《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四)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犯罪,即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 。 (二)公安部对盗窃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的规定 公安部1993年3月颁布的《关于修改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中规定,已将扒窃犯罪的立案标准提到不论盗窃财务数额多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572.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例如在金融诈骗犯罪中,一个是非法占有为目的,另一个是为本单位谋取利益的目的。但是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非法占有的目的是犯罪单位所直接追求 不仅包括非法利益,而且还包括合法利益。这是因为:第一,我国刑法中并未明确规定有为单位谋取的利益为非法的词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立法者意识到对于为单位谋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8.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来加以区分。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 为贪污罪。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贪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802.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被有权机关处罚后仍占有非法收益。关于前者,公民未取得收益显然不应纳税;对于第二种情况,根据相关强制性规定在进行处罚措施后肯定了收益的存在,在此情况下 其行为如未被相关有权机关判定违法,则应推定其合法。针对诸多讨论中关于非法所得的不道德性争论也因此没有多大意义,虽然高尚道德未现代社会所提倡,但法律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425.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未经法定程序审批、登记、核发证书、确认土地使用权,而占用耕地的行为。非法占有耕地行为通常表现为:其一,未经批准占用耕地,即未经国家土地管理 有关土地管理法规中关于批准征用、占用土地以及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规定,不正确地行使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职权。(3)主体不同。非法占用耕地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8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