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 (一)法律中的有关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劳动法》并不承认自然人为用人单位。[17]更具体地说,如果自然人雇佣他人为 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其将自然人排除在用人单位范围之外。 [18]参见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18.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记者今天(19日)获悉,该草案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 个月。对于试用期的约定及报酬草案给与了明确: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在劳动关系连续存续期间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试用期工资约定不明或者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40.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已经过仲裁前置程序,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劳动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经过仲裁前置程序”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确实经过仲裁前置程序的情形 劳动法的规定应当适用劳动法调整的、未订立劳动合同的用工关系,作为雇佣关系而以民事法律规范处理伤亡事故的赔偿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47.html -
了解详情
报酬的通知。 这里的政府有关部门主要是指劳动行政部门,不包括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和法院。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是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部门。而根据相关 责任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第七条 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违法用工且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6974.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情况下,对项目经理的主体身份问题,可按以下几个原则加以把握 :(1)对于项目经理与建筑施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的情形,由于二者之间存在合法的 的解释》第二条、第七条的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包括用工单位,也包括用工个人。(2)当建筑施工企业为用人单位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0717.html -
了解详情
成共同被告。 如果劳务派遣人员因工资、加班费、社会保险、经济补偿金等问题与派遣单位发生争议,用工单位也会有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 六、员工信访也属于时效 保全措施。这样一来,员工申请保全的门槛就降低了。 八、劳动合同的效力高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约定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不一致时,《解释二》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34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业,无力承担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侵害了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劳务派遣单位是经营劳动力的特殊用人单位,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借鉴 ;劳务派遣管理制度,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纪律等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规章制度文本;拟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3005.html -
了解详情
该法律的出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企业用工成本与用工模式等将产生深远影响。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指导交通企业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防范和应对劳动 工作的领导;3.交通企事业单位人事劳资或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工会干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人员以及法律工作者。三、时间及相关费用1.时间:2008年5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149.html -
了解详情
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建立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及信用制度建设,在有条件的 周期和日期、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以及其他工资支付内容。六、企业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农民工工资标准等内容,按照依法签订的集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941.html -
了解详情
七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但目前的司法实践 部分达到退休年龄,但还没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来说,如果双方选择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话,因为这种情形下劳动者与其他普通的劳动者一样,并没有更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3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