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发票罪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同时非法出售真的增殖税专用发票和伪造的增殖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如何定性?如果在行为人非法出售的 决不能突破;刑法第266条对诈骗罪并没有规定可以适用死刑。当然,如果行为人以盗窃、骗取的增殖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实施虚开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60.html -
了解详情
结束、不法状态单独继续着。如盗窃罪即属典型的状态犯:属于盗窃罪构成要件的盗窃行为先行结束之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不法状态仍然单独继续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所谓连续性应以行为人主观犯意上有无连续性征为准,不问作案方式、时间、地点情况如何。据此,即便作案时间相隔很久、方式差别很大,只要主观上是出于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7.html -
了解详情
能对既定法律条款如何适用作出规定,而不能创造、增加或减少任何新的适用条件,因为任何形式的扩张或减少法律适用的条件,都是一种立法行为。而立法是立法 常委会发出了审查上述司法解释的建议书,建议终止上述司法解释的执行。 我们认为,上述关于认定盗窃未遂罪与非罪的司法解释,并没有越权,与刑法第23条关于犯罪未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1.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尝试就危险犯的一个具体问题未遂展开讨论,旨在澄清危险犯未遂的有无及如何认定等问题。 一、危险犯应当存在未遂形态 (一)学说争议 危险犯有无未遂形态 弹药、爆炸物罪为例,该罪为抽象危险犯,当行为人已经开始着手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尚不能认为具备法定的抽象危险,只有行为人实施完成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830.html -
了解详情
的处理不一致。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被质疑,也不利于法制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如何在法律和亲情伦理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是亲属相盗犯罪现象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我国 ,而不应将这类案件处理主动权直接移交给犯罪受害人。 前两种学说缺乏可信度,盗窃行为只是发生于亲属之间则不存在可罚的违法性亦或是缺少期待可能性,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0254.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典》与侵犯财产罪的适用解释 民法和刑法的关联还主要表现在财产犯罪上,因为盗窃、抢劫、诈骗等财产犯罪是我国刑法中一类重要犯罪,也是司法审判中的常见犯罪 刑法中犯罪认定有限缩作用。因此,在认定犯罪时,不能要看刑法的规定,还要看民法如何规定,要考虑行为在民法上是何种性质,比如民法上的合法、正当行为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8695.html -
了解详情
车,因而并不存在假冒他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人的欺骗行为又如何认定呢? 对于案例2,法院认为欺骗行为表现在被告人隐瞒并不具备履行租赁合同的真实意思,而在案例 ,如果事后行为侵犯了新的法益,且不缺乏期待可能性,则应认定为数罪。例如,将盗窃的仿真品(价值数额较大)冒充文物出卖给他人,骗取财物的,应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194.html -
了解详情
车,因而并不存在假冒他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人的欺骗行为又如何认定呢? 对于案例2,法院认为欺骗行为表现在被告人隐瞒并不具备履行租赁合同的真实意思,而在案例 ,如果事后行为侵犯了新的法益,且不缺乏期待可能性,则应认定为数罪。例如,将盗窃的仿真品(价值数额较大)冒充文物出卖给他人,骗取财物的,应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548.html -
了解详情
与指导》2012年第2辑(总第2辑) 有关部门就共同受贿案件中受贿数额认定问题征求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意见。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经研究认为:对于共同受贿犯罪,被告人“受贿所得 往往是不明知、不确认的,更不是由其决定的。而盗窃、贪污等犯罪是通过积极、主动行为直接为自己获取财物的,财物所有人是在不知情、不自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933.html -
了解详情
某受贿案。其三,一些案件涉及到理论方面的问题,如刘某敲诈勒索案中涉及到如何认定犯罪未遂的问题,然而,我们仍然看不到任何说理。(2)没有归纳或 出于道义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原因按照有关规定(判决书并未明示)代为垫付,垫付行为与被告人人身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这是否意味着如果被告人亲友筹措资金代为垫付则会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3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