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我国新刑法第196条将恶意透支规定为信用卡诈骗罪的一种法定方式。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透支超过限额或限期,在收到发卡行催收 还的,即可认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但有学者提出不以时间为标准而以银行催收次数为标准更有利于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所谓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34.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创造条件去履行合同。即使不能履行,也会承担违约责任。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人,在合同签订以后,根本没有去履行合同或者是虚假地履行合同。 民事判决之间的预决力问题,这也是审判实践中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在证明标准方面存在很大不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659.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虽然公安机关只当场查获100克黑火药,其数量未达到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定罪量刑标准(黑火药1000克以上,烟火药3000克以上),但可以对鞭炮中含有 备,公然夺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行为。而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4.html -
了解详情
发挥的作用(重要作用说)或是其是否直接实施了单位犯罪的行为(行为参与说)作为认定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标准,还是采取积极地直接实施单位犯罪行为并对单位犯罪 座谈会纪要》明确指出,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50.html -
了解详情
发挥的作用(重要作用说)或是其是否直接实施了单位犯罪的行为(行为参与说)作为认定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标准,还是采取积极地直接实施单位犯罪行为并对单位犯罪 座谈会纪要》明确指出,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68.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侵犯财产罪或者一般的侵犯人身权利罪的重要标志。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暴力、胁迫或以其他方法劫取财物,暴力、胁迫或其他 财物无异,故应构成抢劫罪。 欠条(借据)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以货币为标准的确认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欠条不是财物,抢劫欠条不等于抢劫财物,不应构成抢劫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54.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罪名就是罪名。⑤鉴于上述,笔者认为所谓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于认识错误或持续陷于认识错误,因而自动地 客体是金融秩序,一方面又将金融诈骗罪既遂的标准推迟到与普通诈骗罪相同的地步,则金融诈骗罪作为金融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意义就大可怀疑,就会产生理论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98.html -
了解详情
数额和情节没有作限制性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就构成抢劫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认定抢劫罪 是抢劫罪的基本构成,应以是否取得财物作为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准;第2款规定的是抢劫罪的情节加重犯和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问题。不论是否得到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8.html -
了解详情
俗。 [关键词] 盗窃 概念特征 认定 刑事责任 一、盗窃罪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 作案危害严重;3、累犯;4、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该《解释》规定了上述数额巨大的标准,一般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至20000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04.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能说明犯罪人是否实现了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二是这种理论适用起来比较困难,如转移多远距离为既遂,多远算未遂,其标准难以划分。 藏匿说的主要 指导手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 王礼仁:《财产经济犯罪未遂的认定和法律适用》。载《法学》1994年第6期。 [13] 《刑法问题与争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