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所得用于公务的说法(行为人将贪污受贿所得用于公务说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获取他人财物的目的),是对贪污受贿犯罪主观方面的片面理解和认识, 行为已具备贪污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同时产生了危害结果(对达到一定数额的公共财物的实际控制权或所有权)。就构成贪污罪既遂。由此可知,行为人对贪污受贿罪所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8.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罪的保护法益无可争议地归结为所有权、占有权等财产权益。在盗窃罪中,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不法占有他人财物,但行为性质决定了危害结果是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 误认为是无价值的普通书画作品拿走,如果当其发现具有价值后,若没有继续非法占有,一般不应作犯罪处理。[34] (二)刑罚妥当性考察 在刑法分则中,有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44.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主观要件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直接故意,积极追求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行为人必须明确认识到行为对象为他人占有的财物,主观上明确知道其行为会造成财物的 一种隐藏性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完全有可能在案发地光明正大地窃取财物,司法实践中不乏行为人公然盗窃的情况,在公共场所扒窃更是公然盗窃的典型表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340.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1997年刑法对挪用公款罪规定就区分了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 不影响贪污既遂的认定的认定,进一步将贪污受贿的故意界定为只要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收受他人财物之后,只要不及时上交或者退还的,赃款赃物用途和去向,不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591.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在许多案件中,尽管行为人采取了威胁甚至暴力的手段强取了他人财物,但行为人要求他人给付财物则是出于某种真实存在的原因或理由,而主张的金钱数额又往往 数额也有相对明确的衡量数额,因此,对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是相对简单的。具体而言,如果行为人向被害人索要的金钱或者财物数额没有超过或者稍微超过其应当合法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042.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在许多案件中,尽管行为人采取了威胁甚至暴力的手段强取了他人财物,但行为人要求他人给付财物则是出于某种真实存在的原因或理由,而主张的金钱数额又往往 数额也有相对明确的衡量数额,因此,对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是相对简单的。具体而言,如果行为人向被害人索要的金钱或者财物数额没有超过或者稍微超过其应当合法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834.html -
了解详情
行贿的主观认识。如果有关人员主观上并不明知单位领导的决策内容属于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受贿行为或者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贿行为,而误认为是应当向他人 单位受贿实际上是个人受贿罪的手段,对有关责任人员应定受贿罪一罪;如果单位收受他人财物时,有关责任人员没有通过单位受贿形式占有贿赂款的故意,只是在单位收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529.html -
了解详情
性利益,本质上属于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中的公共财物,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土地使用权的,能够构成贪污罪。该裁判要点根据刑法、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 种观点没有严格区分职务便利与工作便利,也排除了既利用自己职务便利,又同时利用他人职务便利的情形。第四种观点排除了间接利用职务便利,列举的经营似有多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7912.html -
了解详情
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而为的贪污罪的对象,是国有或非国有单位财物;勾结、伙同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托管理 是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侵吞财物,是指行为人将自已管理或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归自己或他人所有的行为。概括起来侵吞的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4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