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直接的利害关系人,任何人不得对于自己无关的财产主张权利,以限制公民的诉权。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了起诉的条件,旨意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 现代污染往往是多个致害行为共同造成的复合性污染。在企业较为集中的工业区,因共同污染行为导致在诉讼中充当共同被告的例子并不鲜见,问题在于原告在起诉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1.html -
了解详情
、18世纪,启蒙思想家开始把犯罪视为对法律权利的侵犯。18世纪后期,德国的刑事司法由于《加洛林纳法典》所规定的犯罪类型之宗教、伦理色彩浓重,致使该法典 的自由、权利得不到保障。为了防止国家刑罚权过度介入伦理、宗教领域,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费尔巴哈在1799年开始证明每一个刑法条款后面作为保护对象的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63.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法》第42条规定,如果行政机关在没有告知行政相对人听证权利的情况下,径直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该行为就有可能因为违反法定程序而被撤销。与规则 援引的宪法条款是第37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69.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6-262页。瞿先生在书中列举了大量例子。)其后果是一些犯罪得到赦宥或减免处理。 由以上叙述可见,各个古代社会 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或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6条第2款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天然的警惕态度,正是这种可贵的警惕态度,使反抗暴政的权利(抵抗权)成为每个公民依据自然法而取得的天赋人权。这样的法治观念,不仅要求治国者要依法治国,而且还要 的观念指导下,自认为是现代法治构建者的人们,期望用法律来改造和建设一个精英们所认为的理想的社会。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据说在修改《婚姻法》时曾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明确规定的,并不能由个人凭空创设;而自由是权利的基础,自由是侧重于从个人主观出发,权利是侧重于从客观共识出发。应当认为,法律倡导夫妻之间相互忠诚,但 、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法律就应当承认其效力。有这样的例子:夫妻离婚,孩子归女方抚养,祖父母若行使探视权,女方在道德上有配合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921.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常见且多发,准确界定刑法与行政法在盗窃问题上的各自调控范围,对于寻求保障公民权利与维护社会秩序之间的契合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废除劳教制度的大 适度调整的必要性。 《刑法修正案(八)》关于多次盗窃的规定便是极好的例子,就本意而言,盗窃罪本身属于财产犯罪,因而既遂标准也应以被害人较大数额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264.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规定的,并不能由个人凭空创设;而自由是权利的基础,自由是侧重于从个人主观出发,权利是侧重于从客观共识出发。应当认为,法律倡导夫妻之间相互忠诚,但 、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法律就应当承认其效力。”有这样的例子:“夫妻离婚,孩子归女方抚养,祖父母若行使探视权,女方在道德上有配合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573.html -
了解详情
性,因此刑罚的正当性不能再从报应性方面去寻找,兼顾报应的并合主义刑罚观是无法存在的。这一例子说明,目的刑论和报应刑论不可调和,二者不可能兼顾, 或者限制。比如劳役刑是对自由权和劳动报酬权的剥夺,资格刑是对公民担任国家公职权利的剥夺或者限制等。只不过,历史上公民的权利曾经一度较少,因此刑罚的种类也相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198.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有效律师辩护才是合乎宪法精神的。如果律师的辩护明显缺乏有效性、充分性,则属于无效辩护,是对被告人宪法权利的严重侵犯;1984年,最高法院在Strickland案中 比例(16%至19%)是涉及违反布兰迪规则的[9]。德尔玛#8226;班克斯案就是典型的例子。1980年,班克斯被指控杀害了16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