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受贿罪,因贪污罪共犯问题具有特殊性,不能依照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直接适用,所以刑法将《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确立的按照有身份者行为定罪的 钱的事情、请托事项告知国家工作人员的真相,利用行贿人有求于人的心理从中非法占有了他人的钱财,符合诈骗罪的特征。4.家属勾结、伙同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92.html -
了解详情
的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这种行为属于刑法中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犯罪的行为特征[1],所以,刑法规定恶意透支的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合法持卡人 2、主观条件 款用于挥霍、购买奢侈品的,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客观条件 恶意透支在客观方面有两种表现,一是超过规定透支限额的透支,二是超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97.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刑法典关于本罪的规定还具体列举了情节加重和结果加重的八种情况。应该说,刑法典对于本罪的 危害性客观上要比单次严重。具体操作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从严掌握,予以区别。 ①见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4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61.html -
了解详情
理解为是贷记卡诈骗。 其次,从刑法的规定分析,借记卡应纳入信用卡诈骗罪规制的范围之内。我国刑法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方式共规定了四项,其中只有恶意透支不 。这是因为,从行为人主观方面分析,伪造信用卡和使用信用卡的目的应该基本相同,即均以获取非法利益或非法占有为目的,这就符合了牵连犯必须出一个犯罪目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90.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例如在金融诈骗犯罪中,一个是非法占有为目的,另一个是为本单位谋取利益的目的。但是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非法占有的目的是犯罪单位所直接追求 不仅包括非法利益,而且还包括合法利益。这是因为:第一,我国刑法中并未明确规定有为单位谋取的利益为非法的词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立法者意识到对于为单位谋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7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对象。人们关于贪污犯罪对象的认识通常停留在动产(如金钱等)上,但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中的不动产的案例毕竟存在,不动产是否属于贪污 侵害的对象。动产与不动产是各种财物在客观上的物质表现形态,其本质并未改变,刑法中规定的公共财物并没有限制为动产,也没有将不动产排除在外,属于公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16.html -
了解详情
金融诈骗罪定罪处罚。反之,凡是行为人没有利用职务便利或者主要是通过诈骗手段非法占有银行或者客户资金的,则应以金融诈骗罪定罪处罚。 肖:赵老师,有这样两起 肖:在你看来,司法实践中是否存在银行工作人员构成的金融诈骗罪呢? 赵:刑法对金融诈骗罪主体的规定,并没有限定在非银行工作人员的范围内,因而银行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24.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 十四、预告登记制度 十五、不动产登记的权利推定 十六、动产占有的权利推定 十七、不动产登记的善意保护 十八、动产的善意取得 十九、登记机构的过错责任 二 :出质人和质权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时,质物的所有权转移为质权人所有。此即关于禁止流质约款的规定。按照当铺和典当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90.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共同受贿犯罪的特点,在于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非法利益,通过索取或者收受等手段达到占有财物的目的。其本质是一种 代收,也不影响国家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积极追求贿赂的本质。根据我国刑法关于过失犯罪的规定,只有刑法明文规定处罚过失的,才能有共同过失构成,如过失致人重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87.html -
了解详情
是许霆的作案工具; 小等号4:许霆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许霆犯了盗窃罪; 小等号5:许霆过去一贯表现很好+这次从自己帐户中取了本不属于自己的钱=主观恶性很大 :罪刑法定=许霆有罪; 第六个等号,可以分解为几个小等号: 小等号1:刑法第三条规定的罪刑法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那只是个原则规定,实践当中要灵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