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人所知,是一种内知证据。当然,如果侦查人员在作案人交代奇怪伤口及如何形成之前,便将此特殊情况及种种假设透露给作案人,由于作案人从办案人口中得知了这些情况 可猜到窃取的是烟酒之类。因无内知证据,李某某的盗窃行为无法证实,显然成了疑案,不能认定。 四、收集内知证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内知证据如此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01.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则。 2.3犯罪人未成年以前年龄如何认定。根据有关的司法解释和实践经验教训应当注意:其一,司法文书上一定要明确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是否达到责任年龄,是否属于未成年 16岁以后的犯罪时,不应一并追究其在已满14岁不满16岁期间实施的一般盗窃行为的刑事责任。 其次,关于满16岁到满18岁者前后犯罪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0.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定也必须符合共同犯罪的三个条件。上述三种共同贪污行为在性质上如何认定?是都构成贪污罪还是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行为人构成其他罪?其根据是什么 作为确定这种混合主体共同犯罪的性质是否为贪污罪的重要标准。对于内外勾结进行贪污或者盗窃的共同犯罪,只要其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18.html -
了解详情
的管制。 对于管制犯在管制期间因发现判决时没有发现的罪行而被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应如何执行的问题,也可以按照上述意见办理。此意见显然主张应依照并科原则处理此类情形 罪,仅以一罪定罪科刑的犯罪形态。通常认为,盗窃枪支后私藏枪支的,盗窃行为吸收私藏行为,只成立盗窃枪支罪一罪;制造毒品后非法持有毒品的,制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60.html -
了解详情
一盗窃行为的证明而言,往往也会产生判断上的影响,但是,它与后一盗窃行为之间不具有生成关系,因而始终不可能对其形成必然性的证明。证人的品格事实、 性、法官的政治压力以及法院行政化倾向等有关联之外,可能特别重要的是关于事实认定标准的法律规定与惩处犯罪的现实需要之间存在着张力。中国刑事诉讼法关于事实认定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18.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是否以犯罪定罪处刑。[53]另一方面,实际上也具有对地方司法者适用但书规定、认定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成立条件进行刑事政策引导和调节的意向。因为所谓情节显著轻微 具体犯罪,或行为人虽有非法获取钱财的不法意念,但并未确定实施抢劫、盗窃还是诈骗,只是四处游荡,物色目标,伺机再决定针对合适的目标实施何种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5.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是否以犯罪定罪处刑。[53]另一方面,实际上也具有对地方司法者适用但书规定、认定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成立条件进行刑事政策引导和调节的意向。因为所谓情节显著轻微 具体犯罪,或行为人虽有非法获取钱财的不法意念,但并未确定实施抢劫、盗窃还是诈骗,只是四处游荡,物色目标,伺机再决定针对合适的目标实施何种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51.html -
了解详情
,非窃不可。但他并不盗窃其他财物,且一切行为正常。我们只能认定他对盗窃钢笔的具体行为没有辨认控制能力,而对其他盗窃行为有辨认控制能力。也就是说,同 处罚,这种多功能情节的规定也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进一步细分提供了可能。至于如何进行等级划分,综观国内外的做法,无非有如下两种研究路径:一是根据行为人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19.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而专门穿上的棉袄虽然对盗窃的实施也有一定帮助,但认定该棉袄为犯罪工具显然过于宽泛。判断与非实行行为相关联的物是否为犯罪工具时 案中既没有正面回答实行工具是否应当受罚金畸重条款的限制,也没有就如何判断适度提出具体的标准,导致三种判断方法的出现:比例法(proportionality approach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296.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是,行为人没有毁坏机器设备,但是又破坏了生产经营并造成经济损失,该如何处理?实际上,破坏生产经营的手段多种多样,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行为会严重破坏他人的科研活动,相信他们不会仍继续实施盗窃行为。他们只有盗窃普通财物的故意,而没有破坏他人生产经营的故意,因此不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