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个人的私情、私利,收受他人财物正是徇私的一种形式,如果认定行为人的行为为滥用职权并且有徇私舞弊的加重情节时,就没有必要再以受贿罪重复评价。1997年刑法实施 不适用缓刑:(1)依法减轻处罚后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2)渎职犯罪造成特别恶劣影响的;(3)渎职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以渎职犯罪一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03.html -
了解详情
的批评、建议。对此,我们认为应区分故意还是过失。如果是故意的行为,且情节严重,完全可以通过追究行为人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来实施制裁,不必也不应该 载攀登(双月刊),2004年第3期 第23卷。 14、贺光辉:《论新闻侵权的认定标准及其抗辩原则》,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7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412.html -
了解详情
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三十七、什么是诽谤罪?它是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六十六、什么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4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宪法》规定,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对违法行为,除非法律有特别的免责规定,否则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予以法律制裁 没有予以规定,诸如适用管辖不当、诉讼主体资格认定不当、合并审理不当、未经开庭审理而作出判决、违法调查取证、违法送达、滥用简易程序、违反回避规定、任意延长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0.html -
了解详情
即为犯罪结果,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并非该罪的结果要件,而是客观处罚条件任何滥用职权的行为都会侵犯公务秩序,如不加以限制就违背刑法谦抑原则 交通肇事罪不属同一罪质,不能作为其情节加重犯,而应构成其他犯罪。{53} 而按照交通肇事故意论,即使将逃逸认定为故意,主观上也与交通肇事罪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03.html -
了解详情
第185条第一款和第二款修改为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贿赂的,比照刑法第155条贪污罪论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 受贿之后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或滥用职权的行为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的损失。而实践中受贿的具体数额有时又是很难准确计算的。特别是在所给贿赂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84.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影响的大小具有偶然性。某个案件发生后,其社会影响的大小往往不是具有必然性的,特别是通过媒体放大后的社会影响。其中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偶然性,我们不能够让 使用则不能作为量刑情节,军警人员抢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只是使用了这样一个军警身份,而不涉及军警职权,否则即构成敲诈勒索罪、滥用职权罪等,而不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73.html -
了解详情
185条第一款和第二款修改为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贿赂的,比照刑法第155条贪污罪论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 受贿之后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或滥用职权的行为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的损失。而实践中受贿的具体数额有时又是很难准确计算的。特别是在所给贿赂不是货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4.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并处违法收入一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质量检验资格。 第六十八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 《产品质量法》调整,但鉴于其不同于普通产品之特点,故,国家分别出台了一些特别的法律、法规,如《建筑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种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76.html -
了解详情
前提,如果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毁灭、伪造证据的,很难认定为情节严 重。 旧刑法没有规定帮助毁灭、伪造 时,发现了乙非法持有毒品的证据,却毁灭毒品犯罪证据的,也属于滥用职权帮助当事人毁灭证据,应当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具体的职务权 限帮助当事人毁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