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立”学说问世之后,在西方国家引起极大反响并很快成为脍灸人口的理论,进而陆续为许多国家的立法所肯定和吸收。其中,最早将该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并 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而毫无疑问,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切实实现审判独立这一重要的宪法和法律原则。可以说,审判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1.html -
了解详情
「论文提要」 为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加快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法官队伍。根据目前我国法院和法官队伍 对法官助理制度进行了实践论证。笔者根据该院法官助理制度的具体情况,试从实施法官助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实证参考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58.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救济机制”,“法律援助制度是保护公民权利、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4]而法治是和谐社会实现与维系的必要社会环境。 2、法律援助保障司法公正,维护 的诸多定义,虽然各个定义或许在受援主体或施援方式上略有区别,但是却无一例外地有着共同的理念基础——强调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性。“国家是法律援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08.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不纠”以及贪污腐败现象。对于我国通过改革所要实现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我国所要实现的法治国家的目标,我们认为应当坚持以下原则:1.制度变迁重要 1990,memo.参见[美]DW布罗姆利著:《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前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28.html -
了解详情
和盘托出,在《中国法学》首次发表了《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务平衡》①的长篇论文。“平衡论”提出以后,经过不断充实和完善,“ 、保证国家长治久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同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治国方略确认下来。我当时就认为,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5.html -
了解详情
然而,早期的(程序性)正当法律程序是建立在一种可疑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规定在例外的情况下权力不应当行使或不应以某一特定的方式 对权力的制约也应当是长期而稳定的。当今,我国上下都在谈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实,法治的关键便是治权。但仅有依法治权或依法定程序是不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3.html -
了解详情
得还不太具体细致,有必要再进行一些补充性说明。众所周知,在旧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里,只有南斯拉夫和波兰两国早在1989年“宪法革命”之前就引进了合宪性审查制度 程序的法制发展是中国宪法学者们长期努力的心血结晶。有关的理论基础,参阅胡锦光“论宪法监督制度”《中国法学》1985年第1期、陈云生《民主宪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html -
了解详情
归到一种用来合理化、正当化政治统治的现状的一个文献。那么,在议行合一的理论,当然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 最多允许的司法制度大概就是一种工具性的宪法解释 的一个极限。实际上,我们看,对违宪审查的肯定实际上也有不同的切入,不同的理论基础。当然,我们也许看到另外一种折衷的态度,对于隐藏在民主政治和宪政主义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1.html -
了解详情
然而,早期的(程序性)正当法律程序是建立在一种可疑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规定在例外的情况下权力不应当行使或不应以某一特定的方式 对权力的制约也应当是长期而稳定的。当今,我国上下都在谈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实,法治的关键便是治权。但仅有依法治权或依法定程序是不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1.html -
了解详情
自然结晶 法治是当今民主、理性国家首选的治国方略,走过曲折、历经浩劫的中国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新时期的重要课题。法治的前提是要有法可依,近30年来,国家和 、具体、影响性个案及其判决对中国古代法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创设、丰富和发展曾起过不可忽略的作用。例如西汉时有疑狱曰:甲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9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