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违反夫妻互相忠实,互守贞操的义务。虐待、遗弃、家庭暴力行为主要侵害了无过错方的人身权、人格权。离婚损害赔偿是一种因违法行为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婚姻观不断的变化,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道德来调控是有限的,因而有必要通过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7.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均有法定过错的情况下,能否提起损害赔偿,新婚姻法没有规定,如男方实施家庭暴力,女方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双方能否提起离婚损害赔偿?本人认为是可以的 ,婚姻法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不能成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人,非配偶的其他家庭成员如果受到物质和精神的损害,可以另行提起侵权损害赔偿之诉。由此可以看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37.html -
了解详情
于理于法都是不合适的。二、“婚内强奸”问题之“中国特色”婚内强奸作为家庭暴力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女权主义的再度兴起而在西方 所言的夫妻双方同居的“权利义务”论与前述的女方承诺论如出一辙,而所谓的“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也符合我国国情”是根本无法立足的。难道为了所谓的“稳定”,以“国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61.html -
了解详情
他们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去买毒品,他们可能就会走上盗窃或抢劫等侵犯财产的暴力犯罪。而现在一些没有营业执照的黑网吧就违背国家的有关规定而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因为父母 一定程度上讲都是因为男性的私欲而使女性走上了犯罪道路。 当然现在除了因为遭受家庭暴力而使女性由受害者变成犯罪者外,象水浒所讲的孙二娘那种女权思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目前对此尚无明确规定。《婚姻法》修改过程中,“包二奶”、离婚过错赔偿、家庭暴力、夫妻财产制、离婚条件等社会反响比较强烈的问题均在条文中给出了 的因素不断地干扰夫妻之间的正常生活,从而使他们之间的信任减少、不安全感增加,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合谐遭到破坏,社会秩序的维系当然无从谈起。 应该承认,丈夫违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31.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民事裁定,裁定禁止郑某某对李某某实施殴打、威胁、谩骂等家庭暴力行为。之后李某某又于2018年10月18日申请变更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 并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禁止郑某某对李某某及其三个子女实施殴打、威胁、谩骂等家庭暴力行为;禁止郑某某骚扰、跟踪、接触李某某及其子女。2.起诉离婚,一旦夫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1468.html -
了解详情
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这一禁止性规定是对实际履行婚姻自由的 4]张保来婚姻自由刍议驻马店师专学报1994年11月第9卷 [5]陶毅婚姻家庭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朱晓燕婚姻自由的思考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972.html -
了解详情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1条规定,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遗弃,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都将构成刑事犯罪。 (5)有其他重大过错。本项规定系本次《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6567.html -
了解详情
废除了夫妻人身侵权豁免理论,夫妻间侵权诉讼普遍见于交通事故伤害赔偿、性病传染以及家庭暴力[8]。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认为,民法既然采夫妻别体主义,承认夫妻各有独立 意味着受害一方配偶必定要行使这一权利。如果受害人认为维护夫妻之间的感情、家庭的和睦比实现自己的权利更为重要,他可以放弃这一权利或者对配偶的过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8899.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试图采取制度以外的简单方法解决纠纷,这些都为暴力犯罪的发生提供了机遇。由于对群众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婚姻、恋爱矛盾导致的治安案件未及时处理和 ,必须依法惩处。3.尽快完善规范文化传播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文化市场。限制暴力文化的传播,依法坚持扫黄,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影响暴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3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