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部边界。并主张,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法既不应认为是民法的特别法,也不应将其纳入经济法的范畴,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应占据独立 》、1875年的《埃及商法典》、1889年的《阿根廷商法典》和1897年的《德国商法典》等。由此可见,商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19世纪是不容置疑的客观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9.html -
了解详情
19世纪以来,法院作出的一些判例,则使地上权受到重视且获得了新貌。(12)德国在制定民法典之初,由于当时处于农业社会的末期,工业社会的初期,所以《德国 的承租权。1991年8月1日施行的《借地借房法》进一步系统地规定了地上权和土地租赁权。由此可见,地上权和土地租赁权在日本民法中同时存在,通过土地的租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1.html -
了解详情
不利于债权人(被害人)之严重后果,此在侵害他人身体或者健康之情形最为显著。”在德国法和日本法上,医疗事故的被害人考虑到自己诉讼的实际情况,在发生以人身 应视为合理。(5)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生活补助费也称为“残废生活补助费”(见《民法通则》),是指当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并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减少劳动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87.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该解释将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德侵害他人人格利益作为一种独立的 法律规定,应对所生损害负赔偿责任的行为。”[29]这类定义源于嫁接自德国的台湾地区“民法”的规定,强调了侵权行为的不法性。但也有学者从过错责任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82.html -
了解详情
等权益。(注:参见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页。)1900年施行的《德国民法典》在其12条规定了姓名权的保护 法典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何使法典与发展变化着的社会保持良性互动。大陆法系民法采取的主要技术性措施,便是设立一般法律条款,增加法典弹性。因此,可以说精神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85.html -
了解详情
。由此,在保障基本人权的层面上,我国立法文件中事实上已有和德国法旨趣极为近似的宪法所有权和民法所有权之区分。 二、宪法所有权和私法所有权性质之区分及其立法意义 上不可侵犯条款和征收补偿条款的重复,要么是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继续施行埋下伏笔,舍此并无征收补偿之诉讼救济的实际意义。可见,我国立法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89.html -
了解详情
罪。同时,还仿照德国刑法,对幼年犯不用刑罚,而改用惩治教育;等等。 沈家本主持进行的晚清变法修律虽然为时已晚,修订的法律大部分都没有施行,晚清政府就覆 拟具刑法草案,这就是后来的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该刑法与继之而颁行的民法之间明显矛盾之处颇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民党政府遂于1931年12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6.html -
了解详情
时期,民商分立的格局已经开始出现。 而19 世纪初法国民法典和法国商法典的先后颁布施行则真正标志民商分立体系的形成。在拿破仑的推动下,法国民法典于1800年开始 商人所从事的商业活动及其所产生的商事关系是不能为民法所调整的关系,因此,当时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家选择了民商分立 的立法体系,将商事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769.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5]280282。德国著名刑法学者克劳斯罗克辛关注赔偿在实现刑罚目的和促使行为人重新社会化的功能,他认为,赔偿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民法问题。赔偿 司法解释将赔偿被害人损失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加以规定。根据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57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456.html -
了解详情
中指出,罗尔斯所主张的自由只能因为自由而受到限制,这无法解释《德国基本法》中的个体自由因其他人的社会权利而受到限制。参见John Rawls, The Basic 的馈赠现代法律是如何演变为实在法的?》,田夫等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页75。 [44]因此,1990年我国施行的《行政诉讼法》以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1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