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72页。 ⒅参见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0-1061页。 ⒆参见张明 得出盗窃和抢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的结论。有关学说可参见黎宏著:《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4-481页。 (21)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7.html -
了解详情
,台湾大学法学院图书部2001年印行,第422页。 [19]何鹏主编:《现代日本刑法专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页。 [20]参见〔韩〕金 特色》,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2}.[韩]金日秀、徐辅鹤:《韩国刑法总论》,郑军男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林 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21.html -
了解详情
,台湾大学法学院图书部2001年印行,第422页。 [19]何鹏主编:《现代日本刑法专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页。 [20]参见〔韩〕金 特色》,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2}.[韩]金日秀、徐辅鹤:《韩国刑法总论》,郑军男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林 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20.html -
了解详情
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42 - 44. [ 15 ] 日本刑法典[M ]. 张明楷,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6: 13. [ 16 ] 陈朴生. 刑法总论[M ]. 台北:台湾正中书局,1969: 233 - 260. [ 17 ] 黄京平,蒋熙辉. 量刑制度宏观问题研究[ 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03.html -
了解详情
]参见前注[2],赵秉志书,第233一234页。 [10]参见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426页。 [11]参见[日]大塚 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96-397页。 [18]参见[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此外,日本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8.html -
了解详情
;潘莉:论教唆罪的设立,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342页;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33)翁国梁著:《中国刑法总论》,台湾正中书局1970年版,第159页。 (34)See Sch/Sch/Cramer/Heine2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43.html -
了解详情
;潘莉:论教唆罪的设立,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342页;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33)翁国梁著:《中国刑法总论》,台湾正中书局1970年版,第159页。 (34)See Sch/Sch/Cramer/Heine2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7.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与发展正是如此,既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其理论背景。 (一)理论背景 刑法理论上对过失犯和故意犯的理论研究,大体而言,有三个阶段之 春夫.交通事故与信赖原则[M].东京:成文堂,1969.14. [2][日]川端博.刑法总论二十五讲[M].甘添贵监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7.html -
了解详情
里森:《法理学》,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5页。 [5] 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说ⅴ、Ⅲ。 [6] 参见[日]平野龙一:《刑法总论Ⅱ》,有斐阁1975年版,第411页以下;[日]山口厚、井田良、佐伯仁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765.html -
了解详情
几十年来如此吸引经济法研究者视线的内在原因获得进一步认识。经济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和总论作为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成为论者的共识。因此,探讨调整对象理论在 学术史的研究。固然中国经济法学自产生距今仅有20多年的历史,同民法学、刑法学等传统法学学科的悠久历史尚有很大的差距,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历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