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情,合情不合法这类尴尬,怎么能避免?有什么可奇怪的! 法律理性悖离常识、常理与常情,这是百年中国法制领域的一大 使当事人双方都觉得合情合理,基本公道,大家都能接受即可。过于严格的法条主义主张在现时代条件下有时可能无助于实现实质公正,反成虚饰。尤其是对于小额诉求案件和轻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17.html -
了解详情
靠国营企业或政府直接经营来维持公共服务。中国政府已经越来越依赖于纳税人。在这样的条件下谈国家经营,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问题:既然政府收入的95%来自纳税人,那么 的群众也清楚自己的利益或者权利在哪里。他们会比干部甚至大学生更清楚自己有什么权利,那些法律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如果我们给他一个机制表达自己的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87.html -
了解详情
得到规划,以实现当事人或当事人希望援助的人的目标。正义理论对这些实际考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可说。总之,战略和策略的问题取决于每个具体案例的情境。而正义理论 对于公民不服从的态度是可以允许,而不是必须允许。因此,允许良知违法是有严格条件的,也就是我们前面强调的那些判定标准,并不是任何一个人只要说一句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81.html -
了解详情
冲突也就不会发生。思维的这种假设有着现实的基础。四、权利冲突所以可能发生的条件权利冲突不仅仅是人的思维的逻辑假设,它现实地存在于法律世界之中。既然它可能 模糊性做了简要地说明,这时也许有人会问,语言的模糊性与权利边界的模糊性有什么必然联系呢?语言的模糊性对于法律乃至权利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假如没有语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28.html -
了解详情
是,通常人们都相信,在实在法的场合下谈论权利是最适宜的,而且,即便有什么超越于法定权利的权利,也必须寄身于实在法,并通过国家法律来享有 试图拒绝这些关于“功利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的结果主义理论的时候,自由主义未能就权利被压倒的条件达成一致。罗尔斯和诺齐克这两位自由主义理论家之间的分歧就是一个例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23.html -
了解详情
进步的驱动力量之一。因而致力于在学术层面上的理想的民法典的编纂的法学家们又有什么错呢?其实,在民法典编纂政治化和反政治化的两种力量中是有很多 的‘世纪法典’”,[10]该种观点认为法典化是新世纪的大趋势,当前民法典编纂的社会条件和学术基础已经具备,并提出了自己的法学方法论主张,倾向于既认为民法典编纂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6.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是强奸,由公安机关侦察解决,但是〔你〕向〔W〕要钱、赌狠,有什么道理?M:我的精神压力太大了,我实在受不了,我没脸活在世上。法官: 黑人;而今天美国法官解释美国宪法时,已经不可能将黑人排除在外了。这首先是因为社会条件的变化促使对“人”的概念的习惯性理解发生改变,使立法者和法官不得不对“人”做出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2.html -
了解详情
这次国会选举,无限期推迟新的国会选举──这意味着政府将在没有国会这一民意机构的条件下执政一段时期,实行所谓“总统专政”──总统是人民直接选出来的,因而也可以 民主时代;精通西方法理学史的施米特说,欧洲一向有国家学说,但直到他那个时代,都还谈不上有什么“民主宪法学说”──倘若如此,宋明儒怎么会成了民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83.html -
了解详情
先验原则和契约论,不断受到普遍的置疑:为什么人的权利是天然的、自明的?有什么历史的证据证明任何一个社会按照理性的法则签订过正义的契约?道德的形而上学有什么 只是一套伦理道德的语法,是公民们追求各种选择的目标时所必须服从的条件。17这些条件正是民主国家的宪法所规约的,即有关正义的最基本的观念和规则。即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78.html -
了解详情
经验,哪怕是先前法学院传授的知识,都不足以有效、迅速地处理社会的新型问题了。在这种条件下,即使法官的平均文化水平上升了,哪怕是进入法院的法学院毕业生增多了,而实际上不 说,我就不知道,了解或不了解柏拉图或白居易的法律思想会对司法有什么影响,知道不知道罗马法的裁判官法或秦代的决事比对今天的判案有什么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