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选择书面证言,询问笔录来代替证人出庭作证。另外,由于法官过分地介入庭前的证据调查,因而容易导致预先判断和先入为主,使得庭审辩论带有形式主义色彩,庭审功能自然 证人出庭作证是贯彻辩论原则的内在要求。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有权就案件的事实和争议的问题,各自陈述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9.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寻求救济。如果当事人放弃法定的救济渠道,而在民事诉讼中试图否定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依法是不应得到支持的。 就是失职。所谓优益性,则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时,依法享有一定的优先权。 司法权与行政权都可以被看作执行权,因此容易混为一谈。其实,司法权与行政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732.html -
了解详情
我不主张所谓全方位的监督。民事诉讼是法院的审判权与当事人的诉权交互作用的过程。为了保持当事双方力量适度的平衡和国家权力在民事诉讼中的相对中立,外来 第184条规定。凡违反第144、146、147、161、162及第163条规定的婚姻、夫妻,一切利害关系人或检察院有权提出起诉。第190条规定。国王检察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599.html -
了解详情
职权主义思想审判方式往往是纠问式的,他们将民事诉讼过程中很多的权利交与法官来行使,当事人几乎只有回答问题的义务。 而当事人主义,虽然他们也承认诉讼程序 ,也就是不管是权利人和不是权利人,以及法官,他们在民事诉讼程序中都必须以正确行使和保护合法的财产权、人身权,以及不侵害他人合法财产权、人身权为最高宗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75.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集举证指导、证据交换与庭前调解于一体。 三、举证 (一)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就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 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5]毕玉谦:《民事证据原理与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88-489页。 [6]李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2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集举证指导、证据交换与庭前调解于一体。 三、举证 (一)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就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 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5]毕玉谦:《民事证据原理与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88-489页。 [6]李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27.html -
了解详情
和过错这两个要件事实。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人们往往从不同的意义上使用举证责任这一概念,有时用它说明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的责任,有时则是用来指 新:《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页。 [6]骆永家:《民事举证责任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2页。] 江西省武宁县人民法院:邹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4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案件承办法官既是调解法官,又拥有裁判权力,审判权介入调解,必然影响到当事人能否按自己真实意愿达成协议,有些法官调解时甚至流露出威胁言语:判决结果也 申请被裁定终结,实际都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的结果,为何不能让这些调解光明正大走向台上呢? (二)进一步规范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 1、不以查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5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标的曾被称为民事诉讼的脊梁骨。在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都是围绕诉讼标的进行的。而诉讼请求又被一些学者称为周围的肋骨,法院裁判对象和 某物(给付之诉),请求确认原告与被告于2000年3月5日借款人民币20万元的借贷关系不存在(确认之诉),原告请求与被告离婚(形成之诉)等。原告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53.html -
了解详情
其效力难于把握,责任也难以追究。关于知道案件自然人作证问题,没有排除证人与当事人是否存有亲属,利害关系及从事职业问题,使得证人是否出庭作证无所适从。另关于证人 监督,防止滥用书面证言,提高证人出庭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它占有主导位置作用,当事人举证、质证,均在法官引导、主持之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