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从而认定构成恶意透支犯罪。但特殊情况下,还应具体分析持卡人催收不还的原因,如果证明行为人确实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 提出自己初步的意见。 1.恶意透支数额计算标准不同方案之评析 刑法仅笼统地规定犯罪数额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或者信用卡诈骗罪加重构成的客观条件之一,但由于恶意透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7.html -
了解详情
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寻觅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我国社会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 是行为规范都未必清楚;对于用降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的方式,以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看法,本文的基本观点是: 不能以降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解决青少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96.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已逐步成为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原因加以分析,采取科学的、有效的预防对策,减少和预防刑释人员重新犯罪 :二进宫以上的罪犯为2761人,占在押犯的5.18%。五年间刑释人员重新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人数分别为458、434、501、617和751人,重新犯罪率分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38.html -
了解详情
展开批评和建议,因而批评性和建议性是刑事政策的突出特征,也就是说,刑事政策分析与研究旨在解决问题,其特点在于它是问题驱动型的;刑事法学的研究是 刑事政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国外的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值得我们借鉴。 现代国家基于对犯罪原因多元论的认识、基于目的刑观念和刑罚经济学的成本效益观念以及刑罚人道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可罚性仅在于具体行为的危害性。后者则从说明犯罪原因和关注个别预防的立场上,主张犯罪是人内在品性、人格的表露,刑事责任的承担者是行为人, 的合理性,理解和掌握它们的合理内核是实现主客观统一的重要条件。因此有必要加以分析和研究。 (一)客观主义的慎重严密 在刑法的基本理论中,客观主义首先是作为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85.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和条件,结合案件的办理对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背景和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对犯罪人的犯罪轨迹进行剖析,从法制、机制、制度的角度出发,提出有针对性 部门和单位协调合作,形成工作合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从深度和广度上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利于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预防工作环境,奠定预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34.html -
了解详情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故对上述犯罪分子均需判处财产刑。然而,分析这些犯罪分子产生的犯罪原因,我们发现这些人要么因生活没有着落而实施盗窃,要么是好 的立法模式,将是否适用财产刑的裁决权交由人民法院裁量。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主观恶性等情节并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和犯罪分子的财产状况综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25.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诉讼法在诉讼制度安排上都不惜以牺牲被告人人权为代价,着力服务于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这一首要目的。案件在已经开始的审判过程中 此二者乃是刑事诉讼设置延期审理制度的本义所在。 二、延期审理的滥用形态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对刑事案件延期审理的适用条件和期限作出了比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89.html -
了解详情
收入的变化出现外遇,从而使用暴力的手段逼迫妻子离婚。湖南对 254 起家庭暴力分析,有 75 起属于此种情况,占 29% . ⑥ 中国的法律法规的缺陷也是家庭暴力 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我们必须同时看到,我国在家庭犯罪原因的研究上还比较薄弱,以此作为指家庭暴力犯罪预防主要措施的科学依据,稍嫌不足。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11.html -
了解详情
法治研究》2010年第9期 【摘要】本文就目前监狱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监狱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目前采用比较研究法、 的基本目标是从罪犯本身及其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方面研究犯罪的起源,以便针对各种各样的犯罪原因采取最有效的救治措施。可以说,实证所倡导的观察与实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