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款设立了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由于该罪设立时间还比较短,理论上对该罪有关问题的研究也比较薄弱,进而不利于发挥理论对司法实践科学认定与处罚犯罪之 ,当行为人知道对方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后仍予以包庇、纵容,其主观上即产生了犯罪故意,其客观上又实施了包庇、纵容行为的,应构成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58.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欠缺“瞻前顾后”。目前只是在我国有关犯罪学著述中,才可以找到类似问题的宏观论述。这至少反映了我国学界目前尚欠缺有关刑事一体化问题的系统研究及其深度和广度。当然, 适用死刑)。”另外,两类少年均实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的绑架行为,故意造成被绑架人伤亡的,他们的刑期可能相差七年;均有重大盗窃行为(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60.html -
了解详情
”们的“尊敬”。老师出于挽救、教育他,经常找其谈心,而他却认为是故意与他过不去。终于有一天,胡犯带一帮“小兄弟”在老师回家途中,先 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07.016.《青少年研究》杂志7.《青少年犯罪预防、控制问题研究》8.《青少年犯罪研究》9.《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答问》10.《法律图书馆》网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90.html -
了解详情
。二、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问题《刑法修正案(四)第八条规定了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在研究这种犯罪的罪过形式时,又直接涉及到刑法第三 在恋爱中自愿发生性行为的,则不追究刑事责任。”因为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奸淫幼女罪的故意,与青少年在恋爱过程中的越轨行为很相似。第五,是否“明知”,不能仅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5.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有必要在此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同时,作为一类犯罪,我们还有必要对各种计算机犯罪的罪名进行研究,只有科学地规定各种犯罪的罪名,才能准确地揭示其内涵 三,依照《刑法》第286条的规定, 故意制作和故意传播这类破坏性程序的行为都属于犯罪。但是又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究竟达到何种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6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文仅就两地刑法有关犯罪未遂的构成条件与处罚问题试作比较研究,并求教于同仁。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综观各国立法例及刑法理论 )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两地学者的共识。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都认为“只有故意犯罪,才有成立未遂犯的可能。”(注:谢望原主编:《台港澳刑法与大陆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1.html -
了解详情
较量中,为了麻痹和调动对方,侦查人员有时故意露点破绽,造成我方“炮弹”不足的错觉。当对方口若悬河,表白无职务犯罪问题时,侦查人员不可过早地短兵相接,一味强攻 、准备,也可以运用知识、经验、技能及其他便利条件等等。⑤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除了要求检察机关的侦查办案人员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4.html -
了解详情
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犯罪形态。[2](p416)传统犯罪中预备犯的问题已早有相关论述,此非本文研究的重点。对于新刑法第285条 要件:必须是二人以上;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现在的网络犯罪已呈现出由单一犯罪向共同犯罪发展的态势,因此刑法规定与共同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9.html -
了解详情
肇事后逃逸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本文主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从理论上交通肇事逃逸能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犯罪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对具有逃逸情节的案件 正确理解与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载赵秉志主编:《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6、黄祥青:《浅析刑法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0.html -
了解详情
[6]参见夏勇:《中国废除死刑应有的观念准备》,载陈兴良等主编:《死刑问题研究》(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胡云腾提出的第一阶段 德书,第464页以下。 [38] 不止于此,如果死刑适用的面及于谋杀以外的犯罪,如故意伤害,犯罪人还会产生与其将其打伤不如将其打死的想法,因为打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