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解决程序法适用问题的, 其属性就应当归入程序法。这一观点对于本文来说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 从这一观点出发, 才能容易理解下文所指出的这两种证明 记录。对于无违法记录,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解释》) 第5条中将其具体化为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7143.html -
了解详情
能推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他人名义、提供虚假担保、逃匿等情形,可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凡有虚构主体或冒用他人名义、提供虚假担保、逃匿等行为,一律认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5694.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记录。对于“无违法记录”,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解释》”) 第5条中将其具体化为“社会 基本作业》, 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3期。 18 关于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构成要件, 有学者归结为5个 (参见吴泽勇:《第三人撤销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8953.html -
了解详情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内容与本解释不一致的,指的是该解释第九条的规定。详细内容参见本书第十八条的理解与适用。 关于本解释与最高人民法院 稿)公布后,对本条提出了三条意见。第一条意见,认为本条应该去掉,解释的施行日期应在公布的公告中予以明确。我们认为,施行日期既可以在公告中规定,也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1379.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罪和抢劫罪,予以数罪并罚。[45]该观点完全将第289条的前、后段割裂开来理解,实际上也完全忽视了该条与其他财产罪、扰乱公共秩序罪的 年1月25日第3版。 [43]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8号,2013年7月15日颁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6253.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实际已经盗窃得手但客观上已被受害人发觉的行为人(即认定为抽象认识错误),不仅令公众难以理解,连其他持通说的学者都觉得不妥。[32]首先,通说并不 用此种规定来扩大其处罚范围。事实上,2013年的《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有关多次抢夺的处理办法,有过多次抢夺行为(包括一年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263.html -
了解详情
含义理解差异。简言之,冒充是否被理解包括假冒和充当两层含义,才是问题的关键。显然,该问题实际是一个语义学问题。如果将冒充解释为包含充当之义,没有超出罪 限制,就存在疑问。2013年4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指出,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601.html -
了解详情
罪行的,就应当认定为自首,不再要求具备接受审查和裁判这一条件。我们理解,法律之所以没有明确规定接受审查和裁判这一条件,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接受 意见认为,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12月20日公布的《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崐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毒品犯罪分子在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256.html -
了解详情
为抢劫罪对象。其次,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3月17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同时 [27]。但是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理解与执行现行刑法第269条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却存在一些不同的见解,由此导致实务界在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284.html -
了解详情
为抢劫罪对象。其次,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3月17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同时 [27]。但是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理解与执行现行刑法第269条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却存在一些不同的见解,由此导致实务界在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2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