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黄某某、周某某均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同时限制减刑。 ( 杨某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判决已经生效。 (三)案例评析 未成年人实施犯罪后,容易滋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在本案审理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272.html -
了解详情
。该案例确认: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限制减刑制度,可以适用于2011年4月30日之前发生的犯罪行为;对于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被害 。 裁判理由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重新审理认为:被告人王志才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罪行极其严重,论罪应当判处死刑。鉴于本案系因婚恋纠纷引发,王志才求婚不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379.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还难免考虑类型化的故意杀人罪,如因被害人的原因而实施故意杀人的、在防卫中致人死亡的,等等。正因为如此,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十年 站在屋外,被检察官指控构成犯罪。法官鉴于被告在被害人9岁时就采取过这样的措施,因而判处其入狱二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二年,且必须接受心理治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874.html -
了解详情
解人等和杀一家非死罪三人以上(杀光全家)的令人发指的极端残暴的犯罪行为。在现代刑法理论中,一般把它归入故意杀人罪之中,只是依其严重情节从重处罚罢了。而过去则 上各个政权都严厉打击之。我国古代从夏朝时起,就有了明确的抢劫罪的记载,夏书记载的昏的罪名就是抢劫罪,并处以死刑的刑罚。西周已有了抢劫杀人罪,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21.html -
了解详情
的未成年人在绑架过程中实施了故意杀害被绑架人行为的,其所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又触犯了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这些 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以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剥夺这些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也是为了防止他们在主刑执行完毕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011.html -
了解详情
公共危险进行判断;我国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根据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分别规定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法定刑,认定 东劫持航空器罪有期徒刑十年、故意杀人罪有期徒刑五年,判处黄庆利劫持航空器罪和故意杀人罪,免予刑事处罚。[32]该案中被告人的行为仅限于为劫持航空器准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17.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结果与社会影响、犯罪人在犯罪后的态度以及其他情节,并应当以有利于抑制犯罪和促进犯罪人的改善更生为目的。死刑的适用,应当特别慎重。 (三)规定量刑时要 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中被评价过了,所以不能因为行为人具有杀人的故意,就以故意犯比过失犯的责任大,而对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人判处更重的刑罚。被告人向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1.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在我国直接适用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并结合总则第29条判处刑罚;在日本,应当适用第199条杀人罪的法定刑,并结合总则第61条 的刑法评价,载《法学研究》2012年第4期。 (75)[日]金光旭:日本刑法中的实行行为,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2期。 (76)张明楷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456.html -
了解详情
肇事罪的性质。尽管对具有逃逸行为的交通肇事罪不能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罚,但是行为人仍然会受到严厉的刑罚制裁。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 稳定的要求,要求严格执行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的政策,对于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86.html -
了解详情
、放火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犯罪。(4)虽然不具有上述的各种特征或者特点,但是法律将以暴力实施犯罪的,规定为从重处罚的情节,或者按照刑法所规定的的 ,在这一意义上,惩罚也是预防的对策之一,这里所说的严惩,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判处死刑。对于严重的暴力犯罪人即使应当判处死刑,也必须贯彻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3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