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刑事责任在先,犯罪在后;刑事责任又是刑罚的前提,所以应当按照“责、罪、刑”的逻辑结构建立刑法总论体系。也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论揭示的是刑法的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质及其程度的主客观事实的总和;法律根据是国家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及有关的司法解释。二是存在根据、大小根据、变更根据三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53.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对于聚众犯罪理论的研究也并不是十分深入,对于聚众犯罪的研究仅仅散见于各类刑法总论的著作中,恕笔者孤陋寡闻,至今还没有读到过专门对聚众犯罪进行专题性研究的专著。我国刑法理论界关于聚众犯罪的一些基本概念也存在着模糊不清,各种观点分歧较大的问题,而从事司法实务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21.html -
了解详情
几十年来如此吸引经济法研究者视线的内在原因获得进一步认识。经济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和总论作为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成为论者的共识。因此,探讨调整对象理论在 学术史的研究。固然中国经济法学自产生距今仅有20多年的历史,同民法学、刑法学等传统法学学科的悠久历史尚有很大的差距,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历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46.html -
了解详情
有认识以外,在原因行为时还必须具有犯罪行为的决意即故意。另外,由于刑法评价的对象事实是结果行为,因此,结果行为必须符合构成要件并且是违法的 文actio libera in causa的缩写,即原因自由行为。 [8][日]西田典之:《刑法总论》,弘文堂2005年版,第270271页。 [9]林山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12.html -
了解详情
有认识以外,在原因行为时还必须具有犯罪行为的决意即故意。另外,由于刑法评价的对象事实是结果行为,因此,结果行为必须符合构成要件并且是违法的 文actio libera in causa的缩写,即原因自由行为。 [8][日]西田典之:《刑法总论》,弘文堂2005年版,第270271页。 [9]林山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17.html -
了解详情
正犯》,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③ 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4页。④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 2002年版,第675页。⑦ [日]野村稔著,全理其、何力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89-390页。⑧ 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36.html -
了解详情
犯》,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③ 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4页。 ④ [日]大谷实著,黎宏 2002年版,第675页。 ⑦ [日]野村稔著,全理其、何力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89-390页。 ⑧ 张明楷:《外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52.html -
了解详情
少言及“不能犯未遂”,有的干脆只字不提。赵秉志主编〈刑法学?刑法总论〉(以下简称“总论”)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教材,其中提到不能犯 。司法实践并不总是落在理论的后面,刑事法官的智慧正体现在这儿,他必须在刑法的保护功能和惩罚功能之间找到平衡点,而且也同样必须在不同的案例中做出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36.html -
了解详情
是学刊,2004 (3) . [19 ] 侯国云. 过失犯罪论[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29. [20 ] [日]福田平,大冢仁. 日本刑法总论讲义[M] . 李乔等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109. [21 ] [德]克劳斯. 罗克辛. 王世洲译. 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20.html -
了解详情
日本当前在实际上已然不再动用期待可能性判断是否具有非难可能性,德国则只是在严格遵守刑法规定的前提下使用。因此,仅仅根据期待可能性对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志形成是否具有 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184页。 [24][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4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