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 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30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职工对企业作出的行政处分不服,人民法院是否作为劳动争议案件?我们认为,企业与职工作为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双方是平等关系,不再是计划经济下的行政隶属 》的精神和规定相抵触。因此,对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外地劳动者在本市用人单位发生工伤的,在待遇处理上应以劳动法和劳动部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669.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未受到应有的保护,各种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法院受理大量的雇用合同纠纷案件苦于没有具体法律规定作为裁判基准。建议草案在广泛参考各国保护劳动者的立法 合同履行过程中,雇佣人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或雇佣合同的约定向受雇人支付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当然,也可以委托劳务接受人向受雇人支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25.html -
了解详情
中规定雇佣章节,意大利直接把劳动法制定在民法典中。我国的现行的劳动法理论也是以劳动合同为契机,以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为基础,从民事法律理论发展起来的,并 全部社保费。具体缴费时间按照劳动者入职之日起到离职之日至止计算,缴费工资基准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收入计算,缴费比率按照当地的规定和企业性质确定。仲裁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603.html -
了解详情
都有一个正式挂靠单位,哪怕并不提供劳动,但可以领取最低工资、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对于双重劳动关系来说,如果第二个劳动关系发生纠纷诉至法院,一般会被认定 劳动关系的存在。 比如发生争议之前劳动者就要注意搜集原先的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卡、工作证、出入证、开会通知、报销单据等等,以证明劳动者确实跟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86.html -
了解详情
比2008年同比减少了97.03%和96.44%。近三年来,职工工资水平呈逐年增长势头,仅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就在12%以上。2010年末,困难企业拖欠职工工资 、工作岗位虽然没有变,但待遇变了。 第二种规避行为,就是变相裁员。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避免与那些工龄长的职工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采取突击裁员的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55.html -
了解详情
否则,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而且工资如未约定,不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 ,因而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制度包括对试用的岗位、期限。待遇、次数等进行法律控制,也无疑彰显了该法追求劳动关系相对稳定的精神。 5,规制劳务派遣行为。劳务派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882.html -
了解详情
。在实践中,由于用人单位管理、用工不规范,往往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当劳动者因上述事项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一裁终局,劳动 裁决的做法更具合理性。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者薪酬等待遇的不断提高,劳动争议标的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十二月金额的案件是越来越少。因此,以总额不超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50.html -
了解详情
类型多样化。主要涉及拖欠、克扣工资纠纷、欠交社会保险费和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纠纷、开除、除名、辞退及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的纠纷、工伤事故赔偿纠纷 大多数发生在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其员工之间,主要因用工单位拖欠工资引起,常常伴随着劳动者打砸企业财产、集体上访等过激行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84.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二条因企业 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第十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