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国家工作人员共同索贿的认定国家工作人员由于具有特定的身份,因而在共同索贿的情况下构成受贿罪的共同实行犯。司法实践中,同一单位或不同单位的多个国家工作人员 的[8]。笔者同意上述肯定说,索贿既、未遂的区分主要是考察索贿行为是否得逞的问题,必须与犯罪的是否得逞的认定标准相一致,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在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55.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过失犯罪大多造成单位自身损失,如果认定单位犯罪也存在过失形式,实质上是将单位成员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株连到单位,不仅对于作为受害者的单位是不公平的 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我国刑法理论上一般将过失区分为普通过失与业务过失。普通过失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70.html -
了解详情
扩大其社会影响。二是突出重点,紧盯易发生职务犯罪的关键点挖掘线索。紧盯管理薄弱、有利可图、易发生职务犯罪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把职务犯罪、涉 指定专人负责,从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认定、办案程序、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对可以通过深挖细查扩大战果的案件,及时向办案单位提出意见、建议;对认定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5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体。现行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该条规定,只有法律 发展的一个表现。但由于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摩尔定律的不断证实,使我们对计算机罪名的设置与完善增加了困难,即使计算机犯罪的认定也要求我们法律工作者有相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91.html -
了解详情
(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进行保险诈骗活动,而在其环节中提供帮助。所以,应当按照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追究其保险诈骗共同犯罪的责任。 不管怎样,保险诈骗罪的主体认定一定是保险合同关系中的一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36.html -
了解详情
中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本罪的基本特征。(《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的数额认定与立案标准研究》,王秀梅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3 ,而单位按照《刑法》第二章第四节单位犯罪的规定即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其中企业并未将私营企业排除在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31.html -
了解详情
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5、增设单位犯罪 根据我国新刑法典第30条的规定,单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只有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 案件被破获也从未见过面。此类共同犯罪在国外已有多起。对于此类共同犯罪或者犯罪集团的认定,显然与普通的共同犯罪与犯罪集团有所不同。 八、立法和理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29.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的特定性,即委托人必须是国有公司、企业,而不能是其它单位或者不代表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受托人必须是从事承包、租赁和管理国有财产活动的人员 的有机组合,这是共同贪污犯罪的本质所在。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共同犯罪人都具有单独构成贪污罪的主体资格,那么认定贪污罪这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如果是具备贪污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904.html -
了解详情
要进行惩罚、教育,使其不再危害社会。刑事责任也包括集体责任,有些国家称为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在中国称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不管是惩处个人,还是惩处单位, 法律责任的立法,另一方面,指导着法律实施中对责任的认定与归结。在我国,归责原则主要可以概括为: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与合理原则。这些原则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97.html -
了解详情
一致,因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是否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应参照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的界限来认定。如果被告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那么他是附带民事诉讼的 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都是刑事被告人,但是涉及单位犯罪的共同犯罪中,除法律的明确规定外,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作为刑事被告人也不能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