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有的讯问录制,而有的讯问不录制。但实践中有的侦查人员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然后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情况,再决定是否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如果犯罪嫌疑人 ,则也应像副本一样,在严格的监督程序下,经过技术处理之后再行播放。 四是做好讯问前的准备工作。讯问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之前,首先应吃透案情,对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90.html -
了解详情
但如果它本身在动作过程中有违理性,不人道或有损人的尊严等,哪么这样的程序仍然是不正当的法律程序。 2.2.2刑讯逼供容易造成冤假错案 早在17世纪 的羁押时间较长,侦查人员基本上可以根据侦查的需要随时提审犯罪嫌疑人,审讯手段几乎不受法律的限制。为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各项权利有必要建立侦审分离制度。[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00.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法官可在国家追究犯罪和保护公民隐私权之间进行权衡,以决定是否排除。如果属于社交范围的非法证据,法官可以不予排除。日本的法律认为,以拷问、强暴等 有力保护,而我国目前由于我国司法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差,法律意识落后,更加助长了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非法取证行为,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 3.2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8.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控诉机关必须收集到确实充分的证据以证明犯罪,如果不能证实犯罪或者依据收集到的证据定罪存在异议,则应作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解释和处理,罪轻罪重不能确 的意思自愿,保障了程序的正义,其供述应具有更强的证据效力。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主要是获取其他证据的一个便捷途径,法律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77.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应参照日本等国家建立暂缓起诉制度。日本的暂缓起诉适用对象之一是轻微犯罪的少年嫌疑人,即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和犯罪年龄来确定是否暂缓起诉。但在我国 因为后者作为成年人更能从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角度来考虑是否选择简易程序;同时,司法人员还应向他们说明适用简易程序的法律后果,以尊重其真实意愿。简易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49.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滥用职权、专权擅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权力制衡机制。即通过法律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所亨有的基本权利,来有效地约束和 而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这样一项实质上修改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重大的审查逮捕举措,在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和公开地征求意见后仓促出台,从程序看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17.html -
了解详情
不仅会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造成侵害,同样对第三人的权利也存在威胁。但对于第三人而言,他不可能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本身来获得权利救济,因此,法律应当赋予 人为682人,占全部到案犯罪嫌疑人总数的50%以上,而2005年全年到案犯罪嫌疑人的总数达1218人,案卷中能够看到的到案手续只有传唤和拘传,人数为260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25.html -
了解详情
使这项规定成为侦查机关阻碍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尚方宝剑。事实上,侦查人员和律师同为法律工作者,侦查人员有权了解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事实,律师也应有权了解, 的不法行为提出异议。侦查机关在讯问过程中,缺乏程序意识的侦查人员往往会对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侵犯,如采取刑讯逼供或者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10.html -
了解详情
有罪的情节或无罪的辩解的规定和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的规定。这种规定相当简单,实际上是没有重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无罪 授权实施的行为,不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这样的法律规定显然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也不符合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使其具有可诉性,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03.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被定性为一种强制措施,而没有象联合国和英美国家那样视为犯罪嫌疑人的一种权利。这样的一种定性就会产生立法上的逻辑悖 、社会危害性、犯罪嫌疑人的品行、有无前课等来确定。 (三)、取保候审程序缺乏正当性 我国刑诉法及司法解释虽然对取保候审的审批程序、使用的法律文书、应当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