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监督就不容置疑。不过,总结我国关于法律监督权的规定是有一些矛盾和不完善的地方。如民事诉讼法总则第14条规定检察机关对整个民事审判活动实行监督,而分则 的终止审查或者决定不服,再次提出申诉的。从此规定可以看出,最高人民检察院划定的检察机关民行监督的范围比较宽的,限制性规定很少。 法院则认为,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06.html -
了解详情
后才能移交审判监督庭。 审判监督案件再审立案由立案庭下达裁定立案、驳回申诉的不予立案的审查立案模式,能使内部分工更加科学合理,也有利于保障司法程序公正, 一是符合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法对提起再审的条件及再审审理作出了规定。二是裁定立案的方式符合立审分开的原则,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90.html -
了解详情
人在生命期限内能够提出申诉的时间非常短,没有必要的申诉时间;有的被判决人还没来得及申诉,就已经被处决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从死刑判决生效到死刑立即 理原则重述[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3):75.王锡三.民事诉讼法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335.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国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5.html -
了解详情
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有关再审、申诉方面的规定与《刑事诉讼法》有相似之处。从上述法律规定不难 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一)立法技术采用不当。我国关于再审事由的规定在立法技术上采用的是概括性规定的立法模式,而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列举式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14.html -
了解详情
合适的。对于向检察院申诉是否受两年的限制,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未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最高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权利的滥用,甚至损害到权力本身,我国长期以来的申诉权即是如此。③ 比如,有的当事人在法院的判决生效后,将生效裁判确定的房产权进行了交易,检察院一旦受理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93.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当事人请求选择适用陪审制,应当说也不违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允许,但是法院是否有权利否定这种请求的许可,《规定》没有说明,意味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法院有 进而改变判决,在某些情形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二审法院制造的冤假错案要远远多于一审法院,对于二审裁判的申诉率(相对率而不是绝对率)要远远高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74.html -
了解详情
试行) 》而言,虽然现行《民事诉讼法》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增加了当事人申请再审这一新的机制,但是从其性质定位来看,与当事人的申诉一样,其之再审申请同样不 不应该允许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进行再审。 3. 规定提起再审之诉的期限。我们考虑,由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两年期限具有相对合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33.html -
了解详情
后的程序彼此间不能有效整合,是直接影响诉讼成本和效益的原因。较长时间内,我国民事诉讼立案与审判、立案与监督、立案与执行不分,法院内部机构 第三,解决了申诉事由无限问题。针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对引发再审程序理由规定笼统,含义宽泛,不便操作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0.html -
了解详情
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所适用的程序。我国现行处理民事纠纷的主要程序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从广义而言, 程序的情况下,可以类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有提出反申诉的权利,这在理论上不存在障碍。而在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7.html -
了解详情
的再审事由,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同时,人民检察院在没有当事人申诉的情况下,从其他渠道发现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符合再审事由,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 执行,从而实现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诉讼目的。 第五,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权。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83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