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下称座谈会纪要)的有关规定,[2]法定从轻处罚情节与被害人有明显过错这一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在对故意杀人犯罪死刑适用 情况时有发生。这里我们梳理和归纳了近年来本单位办理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判决情况,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绑架、强奸等多发犯罪死刑适用的常见情形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503.html -
了解详情
十)敲诈勒索罪 2013年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辽宁省人民检察院、辽宁省公安厅《关于 肇事后积极施救的; (2)其他可以减少刑罚量的情形。 (二)故意伤害罪 1、法定刑在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6782.html -
了解详情
2010-10-2621:25杨华兴李启铭交通事故案非常热闹。需要冷静思考的是:对于一刑事案件,省长批示的意义是什么?本律师认为,这与我爸是李刚、异地审理的 杨华兴:杀人偿命,这是人民朴素的报应观念。然而,陈家不是故意杀人,让他偿命,不符合现代刑法的理念;陈家交通肇事,造成如此重大的人身伤亡结果,判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9264.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进来仅实施了轻微暴行,事后查明致命伤是先行为人造成的,后行为人还是要承担故意杀人共同正犯的责任。国内有人赞同此判例,即只要后行者有积极利用的意思, ,陈洪兵书,第183184页。 (33)[日]照沼亮介:《体系的共犯论与刑事不法论》,日本弘文堂2005年版,第285288页。 (34)前引⑴,陈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042.html -
了解详情
的条款来处理,而应按其女实行的故意杀人行为定罪处罚。⑵ 此案是我国司法实践上第一次引入间接正犯概念作为处理案件的理论工具,而我国刑法理论探讨间接正 周岁的人犯罪可以理解为只要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教唆的行为,不管教唆的对象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都构成教唆犯,都可以适用我国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7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456.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可罚性,在我国不应作为犯罪来科处刑罚。 【关键词】帮助自杀 故意杀人 共同正犯 刑事可罚性 帮助他人自杀行为,是指在他人已有自杀意图并决定自杀的 自杀已经不可能被认定为故意杀人。根据共犯理论,由于自杀行为体现着自杀者处分自身生命的自由,并非刑法上的不法行为,所以在帮助自杀的案件中,根本欠缺自杀者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377.html -
了解详情
的死刑适用条件,最高法院刑三庭颁布的《在审理故意杀人、伤害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对故意 被告人具有坦白悔罪、积极赔偿等从轻处罚情节,同时被害人亲属要求严惩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性质、犯罪情节、危害后果和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及人身危险性,可以依法判处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79.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的故意杀人行为定罪处罚。{25}最高人民法院审判长会议就该案所作的结论,明确宣示了极端从属性说的立场,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我国司法实务处理此类案件的 注〔13〕,页94以下。 {28}但按照极端从属性说所主张的教唆或者帮助刑事未成年者实施犯罪的应成立间接正犯的结论,纵使教唆者或者帮助者对结果的发生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030.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杀人,是不符合我国的司法实务的,原因在于实务上出于直接故意杀人取财的案件比比皆是,犯罪人并不因为我们解释上有什么分歧意见而不能如此实施抢劫犯罪。 罪情节特别严重的规定处罚。(31)最高法院2002年7月16日《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02年《抢夺解释》)第5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111.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自杀者本人具有意思决定的自由,因而社会危害性较小,宜依照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予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⑵我国司法实务的态度也倾向性地认为教唆或者帮助 由于存在被害人的自己决定而使其违法性降低,从而不值得刑罚处罚。其次,从刑事政策的见地来看,自杀亦无处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一方面,自杀者本人就是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