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语境是无法逃避的。因为所谓语境,是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不可能挣脱的支撑性条件,尽管人们在分析上述解释时,往往忽略语境的存在。例如,所谓平义方法中的 呢? 而如果是后者,为什么又只有法官才能从事这种解释,而其他人不能呢?我们有什么理由认定法官的解释就一定是最好的解释,至少在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经济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88.html -
了解详情
一、什么是E时代? E时代就是电子时代。E时代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就是图书文件的电子文本化。在我们与出版社订立出版合同时,后者都留了一手,要求同时授予 是没有用的,网络没有建成,图书没有电子文本化,它就没有用。因此,它的实现条件是文化的积累,然后是网络化,图书电子文本化。 E方法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81.html -
了解详情
受自然法则的约束。在自然状态中,最高目的是战胜他人而非求得和平,那么我能有什么东西来保证当我依法行事时,他人也将同样如此?自然法告诉人们要信守契约, 之间的相互敌对,猜疑阻止了人们依理性的诫命行事。因此,达到和平状态的首要条件便是通过一个普遍的契约使人们同意彼此放弃相同的权利给第三者,即国家或主权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63.html -
了解详情
去找所报学校的教材或者所报导师的课堂笔记。我的策略是依靠自己和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掌握基本的东西,准备好作临场发挥。结果也一样:我的总分不高也不低,但是 也丢了哲学,或者,这既不是历史,也不是哲学。也许真是这样,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智识活动的意义并不取决于它们是否合乎既有的知识分类,而取决于这种活动是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60.html -
了解详情
,综合地运用不同的方法,有助于提出更有意思的问题,加深人们对世界的了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这样作呢?我说这些并不是空发议论,而实有所指。《寻求自然 的考虑。这是因为民间知识形态有别于“大传统”上的知识形态,民间知识和制度的生存条件也与国家体制的不完全相同。即使政治变更,国家改制,正式制度完全改变,民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推理(legal reasoning)有什么特殊之处?在何种意义上它与别的推理不同?它是如何区别于医学、工程学、物理学或者日常生活中的推理的?回答从最 。只要我们继续思考,至少必然会发现它们中的一些。但它们同样被当作设置了条件的理由,即使这些理由决不能通过除了从理性思维中选取之外的其他任何事物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88.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要“思考”:张三持这种观点有没有深层次的理由,与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以及张三个人的社会地位、学历、师承有什么联系?还要“思考”:张三发表这一 自认的“创新性”。 小结: 必须指出,你的基本见解无论如何新颖,无论如何超前,一定要有起码的根据,亦即能够自圆其说。不能自圆其说的所谓创新,于法学理论和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2.html -
了解详情
被束缚的时候,我为什么要接受一些所有社会契约都必须遵守的先决(a prior)条件,这些先决条件排除了根据我个人对正义的判断(这种判断不同于其他任何人)来做出 程序得以运行的道德义务是个与此相似的例子。我们的投票并不会使选举结果有什么不同,但这一事实并不足以压倒这种义务。然而它可能被别的许多考虑所压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90.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向“主体性中国”转换所可能具有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我则试图阐明上述历史性条件之于中国或中国法律哲学基本使命所可能具有的意义——这也当然包括我们究竟 身份以及政治认同等基本问题的“什么是中国人”这样的问题也未得到认真且足够的重视。[5] 然而,在我看来,作为我们思想根据的“中国”,不仅是中国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4.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战败、俘虏之后,将对方成员继续看作非人、动物、牲畜类的奴隶,而不承认对方有什么权利,就是很自然的事。 奴隶的出现,固然以因生产力发展以致有剩余劳动 。享有这些行为自由和利益,是我们相互认同为“人”的存在的最低标准或最基本条件。其他一些行为或利益的得失并不影响到我们作为“人”的生存,但没有被表述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