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积极利用信息处理技术与信息传输技术,至于信息本身或者信息的内容,似乎反倒被忽视了。日本2002年出台的《知识产权基本法》及《知识产权战略大纲》中,提出“ 理论上,有的人认为商标只有标示性作用,似乎不是什么知识产权。在实践中,有的人认为创名牌,只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事,初级产品(诸如矿沙、粮食等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19.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即:设定、负担、转移、抛弃物权。因此,个别行为的内容只要求当事人以上列行为目的指向的意思所做出的表示。物权行为有必要具有抽象性质。……”。[6]从这段 物权抛弃的原因影响。那么,物权抛弃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物权抛弃的原因或是与他人的约定,或是为了增加他人财产利益的意思表示。下面一例能说明此问题。乙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47.html -
了解详情
在罗马法那里,具有物上请求权性质的那部分内容是基于所有权、地上权及占有所提起的各种诉权。具体的有(一)基于所有权的有“所有权返还之诉”和“所有权保全之 《物权法》第17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7]高富平 《物权法原论》第364页,中国法制出版社。 [8]洪逊欣 《中国民法总则》第565页,转自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76.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似不能从日本立法例作宽泛的解释。现在的问题是,我国《担保法》第49条第3款规定的内容,究竟能否解释为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 首先,将抵押物的 页下。 [39]前引27,许明月书,第254页。 [40]参见陈华彬:《物权法原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609页。 [41]前引10,孔祥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44.html -
了解详情
而民法模式则较为可行,尤其可利用现在制定民法典和物权法的契机,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模式(三)则是对现有制度的彻底改革,废弃了已为大家所熟知的相邻关系 上不存在矛盾。 2)地役权既出于调节相邻不动产之间关系而生,其中的内容则完全能够解释相邻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国、意大利等国采用此理论解释相邻关系,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97.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摘要] 人类离不开物,但是仅仅拥有物仍然不是最终的目的。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物成为现代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要实现物权有两种方式 物的价值同样体现不出来。王泽鉴先生所谓物权法的目的在于物尽其用;债权法的目的在于货畅其流。什么是物尽其用呢?笔者以为,物尽其用就是使物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的限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73.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04年11月出来的“物权法”草案最终还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了用益物权的体系,用立法的形式确立其物权的性质,这是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的。 ”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细化规定完善补充,那么可以通过修订03年的《土地承包法》,删掉其中的债权性质的内容,完善其物权性规定,从而使《土地承包法》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65.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民法典》892条的内容就是“土地登记簿的公信”[8],而该条规定恰恰是德国关于土地权利善意取得的规定之一。梁慧星先生负责起草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也 的情形下看到物权变动问题。跳出这个圈子,就可以看出通过什么导致物权变动完全可以由立法作出不同选择。 (二)支持者提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买卖双方签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50.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的。 有以下问题需要考虑: 1. 海域是不是一种“物” 这是一个可以讨论但实际上无需讨论的问题。原因是,在物权法的理论发展中,物权标的不限于有体 但现在已经迟了! 无论如何,海域已经被宣布为国家所有。除了程序上的缺点,暂时还看不出什么严重的实质性错 误。相反,很多有关海洋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的论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35.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产生于商品交易过程中自愿的契约安排,其客体是某种具体的物品或服务,具有可转让性、可分割性和可依法剥夺性等待点。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王利明:物权法专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3]梁慧星。制定中国物权法的若干问题[J].法学研究 2000(04)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