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界的生物而言,一般是指“失去其生命”,人、动物等的死亡均是如此;对人类社会中的组织机构、制度原则、风俗习惯、意识形态和学术文化等而言,是指“失去其 ,确认重的后果与危害行为的因果关系,并由此判定犯罪性质的制度。详细请参阅钱大群、夏锦文:《唐律与现行刑法比较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0.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刑法规范多属于禁止性规范。要么是命令性规范,即要求人们从事一定行为的规范,比如,刑法中的不作为犯罪就属于命令性规范。无论是禁止性规范还是命令性规范都属于强行性规范 敬东等:《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6]参见范进学:《权利概念论》,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660.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特请求人民法院从轻处罚。(下略) 请求书中所说的从轻处罚显然不能按照刑法中的从轻处罚来理解,包括减轻乃至免除处罚在内,而这一请求 。因为一些在民族习惯法看来不需要刑罚处罚,并未与现代刑法的价值取向明显背离的行为,完全可以通过犯罪概念中的但书规定使其非罪化,无疑可以缓解民族习惯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773.html -
了解详情
项基本原则,其主要依据是该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一般来说,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应该在立法上规定为犯罪。②国际刑法中的大部分国际犯罪,又具有犯罪主体 的或有系统地针对平民人口所进行的攻击。这一特征表明,此类犯罪的实施需要国家的支持、纵容或帮助,仅凭个人或者组织的力量与能力难以完成。 就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997.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故意犯罪。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刑法理论界一般认为,我国刑法中的文物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在此之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加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共同犯罪人除主犯、从犯、胁从犯之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432.html -
了解详情
的划分。 关键词:贪污罪 犯罪主体 国家机关 共犯 一、前言 我国刑法中的贪污罪,最早见之于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①,该条例第二条规定: 。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人员:人民陪审员;由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的人员,如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等;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1938.html -
了解详情
的男人、妇女不得适用死刑。 2、从犯罪主体论上讲,一个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必须符合主客观方面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观方面必须有故意或过失,而且过失、故意都强调 方法的,直至废除死刑。 主要参考文献: 1、 马克昌:《我国刑法中的死刑》载《刑法学参考资料》中国法律出版社1998年出版;《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9758.html -
了解详情
和人道主义待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规定在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文件中,庄严宣告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 加以禁止,但只要还没有形成国际习惯,也没有被规定在有关的国际条约之中,这些行为就仍然只是国内刑法中的犯罪,而不能被视为国际犯罪。所以,国际犯罪必须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9297.html -
了解详情
在统一女真过程中,把女真人编为八个旗,旗既是一个行政单位,又是军事组织。每旗下面有许多牛录,一个牛录三百人,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打仗。这样既推动了 具有罪刑法定的原则。因为同一部法律中又允许法律类推。封建刑法中的类推,是对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可以按照最类似的条款、成案和定例比附定罪的一种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849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的阿基米德支点,也有学者指出该原则实质上是外国刑法中的责任原则在中国刑法的体现,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罪过,无论如何都不能认定行为人有罪。 这一质内中的量的不同。第二种观点是质的差异论,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有意大利学者 Lucchini、Pessina 等,他们主张刑事犯罪与行政不法行为的区别主要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19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