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所有制基础上,由特定的权利主体(国家)和 不特定的义务主体(任何公民和法人)之间组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国家对国有财产享有排他 的支配权 [1] 梁慧星 陈华彬 编著 《物权法》法律出版社 1页 [2] 孙宪忠 物权法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的反思 《中国法学》1999年第5期 [3] 王利明 物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24.html -
了解详情
一致与标的物的转移不能同一、标的物的转移和物上权利的转移是两个事实而并非同一事实这一财产法的基本原理。后来正是在此基础上萨维尼才提出了 而造成真正权利人损失的,法律只规定了登记机关更正登记的义务,84而没有规定国家的赔偿责任,导致真正权利人的权利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济。 总之,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登记生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75.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主体,正是因为存在意志。意志的存在是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共同资格。权利资格就是义务资格。主体作为权利义务的载体,就是享有存在资格即实践资格的意志 社会生命,并不丧失自然生命。这为法律人格取代自然人格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古代世界普遍存在的国家制度是形形色色的君主专制体制,只有个别地区如雅典、罗马出现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0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立法上长久没有采用“人格权‘’的概念。直到 19世纪中期以后在德国才有专门的理论论述,20世纪初传人法国,二战之后才在德国得到广泛的承认。[12]我们发现, 指人和公民生命、身体、健康、尊严和自由的权利,国家对这些权利负有不加侵犯与防止侵犯的义务;第二类积极性的基本权利,主要指人和公民受教育、就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71.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适用于民事诉讼法领域,谁也不会否定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之一的存在价值。[1]有些国家已经将对此问题的回答渗入到法律条文中。笔者认为随着社会观念 ,证人的证言必须客观真实,这样才能证明案件事实。二,证人有出庭作证的权利和义务,证人不仅应当真实客观的陈述自己的所知事实,而且应当出庭作证。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60.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而言,我们较为赞同第二种主张及其理由:担保物权属于支配权而非请求权,依民法基本原理,担保物权不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也不宜与所担保的债权适用相同的时效 的行使若无期间的限制,可能会助长抵押权人滥用其权利和优势地位,也不利于抵押担保交易的稳定,故许多国家立法上规定了抵押权存续的除斥期间,参考国外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0.html -
了解详情
向人民主权的契约性复归。二是保障市民社会的权利和限制政治社会的权力,两者一道成为了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 以此原则,从人文主义的理念出发,自然导出市民 与民事责任的规定,所有权与其他物权的规定,契约之成立、变更与消灭,损害赔偿的义务,亲属关系,继承等等均规定于民法中,其他如有关票据、公司、海商、保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64.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法律和有法律依据,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尤其是影响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必须依据法律规定作出。这是依法行政的 行政的涵义在内。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不同。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人民通过权力机关制定法律,表达意志,治理国家。依法行政则是对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1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约束。这是因为,行政机关的行政权源于法律。克拉勃指出:根据近代国家观念,“必须承认法律——制定的法律——不但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来源,而且是所谓主权者的权利或 即全额补偿为原则,而应以公平补偿为原则(注:参见陈新民:《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上册,台湾三民书局1992年版,第407页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61.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则条款,比如:“未经法律授权,任何行政机关都不得规定公民基本义务和限制公民基本权利”。其实,类似的理念已经在199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相辅相成的,组织法的完善同编制法、公务员法的制定应配套进行。[19]①现代国家担当行政职能的还有少量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由于它们并非行政的主要力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