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侦查或法庭审理的时候,不能认为实施这种行为的人是对社会有危害的人。显然,该条谈的是对刑法典所规定的行为不适用刑罚的场合,那么这里所指的 行为予以非犯罪化,真正实现个体正义。只有这样,犯罪构成才能真正在实然法治世界中实现罪刑法定主义。 笔者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刑法没有明确完整意义上的罪刑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55.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调整的事项都会一概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刑法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有限地适用。所以,并不是对任何违法行为都适用刑罚,只有对立法者认为值得科处刑罚的违法 一次性完成的,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不仅仅是构成要件的客观记述,还包含了对该行为的价值评判,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就没有可罚的违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47.html -
了解详情
的身份基础。即便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其前提也是共同犯罪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因此主体要件的缺失导致犯罪的不能[2]。2.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 共犯①。3. 有的学者从权利义务的角度,否认无身份者可以成立真正身份犯的共犯,在有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总是有着不同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39.html -
了解详情
牺牲基本人权,毋宁放弃刑罚权。在这种情况下,放弃罪刑法定的要求,才是对罪刑法定主义之精髓的真正把握。特别是在我国处于深刻的转型、变革时期,特别 和谐社会极为重要。为了保持刑法的公正性,防止公众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根本上产生怀疑,应当尽力保证刑罚适用既能预防犯罪又具有公正性。为此,有必要在追求刑罚的预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64.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不仅如此,日本《修正刑法准备草案》认为死刑的废除同样也取决于民意。[42] 同样,在俄罗斯准备废除死刑之际,民众纷纷要求加强对犯罪的打击力度。为此,国家 的普通刑事犯罪中,死刑主要适用于侵害生命的严重犯罪。而在我国68个死刑罪名中,对于其中的44个非暴力犯罪,在立法上可以考虑予以压缩。当然,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3.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判决中,宪法不宜引为论罪科刑的依据。[41]应当承认的是,就该具体案件而言,该复函具有其合理性,因为刑法之罪刑法定原则要求论罪科刑必须具有足够明确 ]其中,违警罪是其简易程序适用的一个最主要的案件类型,但此类行为在我国根本不属于犯罪,而是行政处罚的对象,简易程序当然也无从适用。有学者指出,强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3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背景下应如何进行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刑法教义学并不能完全脱离价值判断,解释者在解释刑法及刑法适用之时难免会有价值判断,只是必须遵循适当的规则。 对犯罪本质之认识和对刑罚目的之定位,并以限制性刑法解释来避免犯罪圈的扩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合理应对诉讼社会带来的挑战,才能为我国刑法的现代转型画上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22.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背景下应如何进行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刑法教义学并不能完全脱离价值判断,解释者在解释刑法及刑法适用之时难免会有价值判断,只是必须遵循适当的规则。 对犯罪本质之认识和对刑罚目的之定位,并以限制性刑法解释来避免犯罪圈的扩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合理应对诉讼社会带来的挑战,才能为我国刑法的现代转型画上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15.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量刑的经验以及所总结出的适用刑法的规律,就不可能有新的《刑法》的诞生。 三 如果我们将刑事诉讼看作是一个逻辑证明的过程,那么,在这个逻辑证明的链条上, 一种模式的并不多见,一般都是根据其犯罪形势和人权保护状况,在这两种模式中进行转换。笔者以为,就现阶段而言,在我国这样一个犯罪率较低,而法治水平不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43.html -
了解详情
刑特别是死刑的威慑力固然较大,但它本身具有明显的副作用,特别是有助长恶性案件发生的消极作用;对犯罪是规定(判处)重刑还是规定(判处)轻刑,应依犯罪行为的 〕受此影响,奥地利、瑞士、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刑法规定了背信罪。〔21〕背信罪作为独立犯罪,在我国也有着不短的历史。1910年《大清新刑律》规定了背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