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的矛盾。为了消除长期占有而无法取得所有权的现象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和混乱,产生了取得时效制度。 取得时效是因一定的事实状态完成而取得他人权利的制度, 的需要,法律必须统一当事人的实际权利和在不动产登记薄上登记的权利。 [⑥]而德国民法典就动产取得时效安排了9个条文(第937-945条)。该法第93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05.html -
了解详情
。 [7] See LCR 1996, para 2.18. [8] 冯屈贝尔( Franz Ph.von Kber) 在1877年提出的德国民法典债务关系法建议稿中, 把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归在作为义务履行的单方允诺(悬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98.html -
了解详情
追求法律效果产生的意思, 即行为人欲依其表示发生特定法律效果的意思。[14]缺少效果意思的意思表示应该是无效的, 至少是有瑕疵的。《德国民法典》第 最后, 在戏谑行为中, 由于表意人没有效果意思, 而且根据理性人常识也不会产生法律所要保护的信赖利益, 所以缺乏效果意思的行为会被归于无效。[17]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93.html -
了解详情
的价值与具体内容能够得到实现的一种力量,具体表现为基本权利对社会生活领域产生的拘束力,其目的在于保障宪法规定的人权价值实现。[17]宪法的价值在于尊重私人 而是基本规范的内容发生演变而赋予了新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古老的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历经社会的不断演变,至今在法律中发挥作用的原因。基本条款是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106.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实践中来看,采用结果不法说或者行为不法说并没有产生判决结果上的差异,这也是《德国民法典》在饱受实践冲击后,仍然坚持结果不法说的原因 www.civillaw.com.cn 于2008年4月3日访问。 [7] 刘文杰著:《论德国侵权法中的不法性》,载www.cnki.net于2008年4月3日访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38.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法院并未借助判例法积极发展缔约上过失理论。这是因为法国法院通过扩大适用《法国民法典》第1382 条关于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就可以为缔约上过失找到适当的规范 的缔约上责任排除在缔约上过失责任之外。例如,《德国民法典》第122 条规定的因撤销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产生的赔偿责任就没有纳入缔约上过失的范畴,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73.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独立性出发,作为契约自由反面解释的演绎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6]其实,对德国民法典是否确立了物权法定原则这一问题的解答,更多的是依靠学者对民法典背景 容许对所有权设定物权性质之限制或其他具有所有权部分内容之权利;凡透过法律行为而产生之不符合上述要求之限制,均属债权性质。荷兰、奥地利等国家在立法中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68.html -
了解详情
同意主义原则(consensualisme) 于15 世纪即在法国确立,但是1804 年的《法国民法典》却未对同意主义作出明确规定。相反,该法典第1341 条规定:一切 合同在内的法律行为形式要件的要求,《德国民法典》之立法理由书称:遵循某种形式之必有,可给予当事人产生某种交易性的气氛,可唤醒其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67.html -
了解详情
同意主义原则(consensualisme) 于15 世纪即在法国确立,但是1804 年的《法国民法典》却未对同意主义作出明确规定。相反,该法典第1341 条规定:一切 合同在内的法律行为形式要件的要求,《德国民法典》之立法理由书称:遵循某种形式之必有,可给予当事人产生某种交易性的气氛,可唤醒其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66.html -
了解详情
Person笔者注)的类型不过是一个虚构,即不过是一个经验的平均类型。据此,德国民法典赋予生物人以权利能力的意识形态基础是:生物人都是自私的经济人。[7] 而不逾矩的高尚的人所具有的理性)。[18]而纯粹实践理性的运用就产生了服从道德规律的自由意志,这种意志就是能够承担道德责任的依据。[19]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