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6日,巴东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审理邓玉娇案,判定邓玉娇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但考虑到邓玉娇的自首情节和心境障碍,法院做出对邓玉娇免予刑事处罚的 的公共舆论,进而影响司法审判活动,最后形成媒介审判之实。 仍以邓玉娇案件为例。在此案的发展中,媒介审判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公众话语权的膨胀。公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7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处罚。 最后,从裁量过程看,量刑自由裁量权不仅包括判刑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还包括定性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定性,在此不是针对罪与非罪的 权解释。例如自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施行以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对故意伤害、盗窃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37.html -
了解详情
生态环境的行为。因此,笔者建议,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应增加故意犯罪的处罚,而且要从重处罚。 (4)改进污染损害举证规则,引入过错推定制度。在司法 ,才能实现更有效地打击、遏制环境犯罪。刑罚目的作为刑法理论中的核心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在环境刑法的大语境之下,必须重视、端正对环境犯罪科处刑罚的目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703.html -
了解详情
占总数的15%。即使被发现的案件,也有很多是由于犯罪人粗心大意或故意炫耀自己而暴露的。 五、网络在犯罪中的角色 (一)诱因。网上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 的智力的挑战。这种智力挑战的因素在所谓的“黑客案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把攻入防卫严密的计算机系统作为智力上的挑战,并乐此不疲。德国学者施奈德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2.html -
了解详情
人或者盲人犯罪的,轻处30%;故意利用其残疾身份犯罪的,轻处10%。 第二十条 【犯罪预备】对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 ;作用较大的,轻处25%; (三)同一案件中有数个从犯的,可依其作用大小,确定不同的等次,比照本条第(一)、(二)项轻处,每等次不超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1951.html -
了解详情
就某一事实收集证据,但未指明具体的证据方法,例如,被控故意伤害的被告人提出,被害人率先攻击自己,自己迫不得已才进行防卫,并申请法庭就此予以调查,但被告人 诸法官恣意。更有甚者,该条无异于明确认可法官凭借预断审判案件,实为程序规则中的硬伤。至于具体的裁决标准如何设置,即可参照本文第三部分所列各种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66.html -
了解详情
(二)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 辩诉交易是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的一项典型制度,目前美国90%以上的刑事案件都通过辩诉交易得到解决。《布莱克法律辞典》 个别化,以期达到社会防卫的目的。[37]一经刑事实证法学派提出,立即引起轰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绝对的刑罚个别化理论消解了罪刑法定理论中的合理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6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进行定罪,但其判决与本院曾在西弗吉尼亚教育委员会诉班尼特案中的判决一致,在那一案件中,本院禁止为推进保护国旗这一利益而对言论施加限制。州法院 各州。但现在联邦法律规定:任何人公开毁损、丑化、玷污、焚烧或践踏任何美国国旗从而故意对它表示不敬,都应受到不超过1000美元罚款或一年监禁或二者并处之惩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44.html -
了解详情
人或者盲人犯罪的,轻处30%;故意利用其残疾身份犯罪的,轻处10%。 第二十条 【犯罪预备】对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 ;作用较大的,轻处25%; (三)同一案件中有数个从犯的,可依其作用大小,确定不同的等次,比照本条第(一)、(二)项轻处,每等次不超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585.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由污染造成的公私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并非马上就看得出 来,而是一个渐进缓慢的过程。为有效地保护环境资源,有利于司法机关查处案件,减少和避免 犯罪,包括特殊 预防与一般预防。法国现代著名刑法学家马克?安塞尔在其新社会防卫论中强调通过对犯罪进行预防以及对犯罪人进行妥善安置来消除犯罪、保护社会。④特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