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重要的,而判断道德与义务的标准则是正义。我们已经看到,刑罚手段从绝对的观点来看,是非正义的。非正义当然不是传播公道和理性原则的最好方法。刑罚手段 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493. {29}周光权.罪刑法定司法化的观念障碍与立法缺陷(J).学习与探索,2002(2). {30}(意)贝卡里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005.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上,法益与刑法的最后手段性特征相结合,为刑法法律秩序的建立发挥着重要的功效。[5] 损害原则要求有害地影响到他人利益的行为才能被定为犯罪,而权力 考量其他因素,譬如,行为人自身因素,被害人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因素,入罪后能否有效地化解相关问题、新罪名适用的可行性难度等多种因素。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41.html -
了解详情
在今后人性的进一步泯灭和道德堕落的代价。[6]有的学者从刑法的基本原则和保护被害人利益的角度,认为立功制度片面地把追求功利作为唯一目的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相 。法律应该规定,在侦查、审查起诉、第一审程序开始时,司法工作人员有义务告诉犯罪人刑法关于立功的规定及立功的法律后果。建立立功告知制度,能使那些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09.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在今后人性的进一步泯灭和道德堕落的代价。⑹有的学者从刑法的基本原则和保护被害人利益的角度,认为立功制度片面地把追求功利作为唯一目的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相 。法律应该规定,在侦查、审查起诉、第一审程序开始时,司法工作人员有义务告诉犯罪人刑法关于立功的规定及立功的法律后果。建立立功告知制度,能使那些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591.html -
了解详情
是以刑事违法性为评价标准;而在罪轻与罪重的区分中,主要以社会危害性为评价标准。[9]罪刑法定主义之所以从绝对罪刑法定转变为相对罪刑法定,就意味着单纯采取刑事 化》,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2]参见[英]杰米里边沁:《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第2页,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86.html -
了解详情
是以刑事违法性为评价标准;而在罪轻与罪重的区分中,主要以社会危害性为评价标准。[9]罪刑法定主义之所以从绝对罪刑法定转变为相对罪刑法定,就意味着单纯采取刑事 化》,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2]参见[英]杰米里边沁:《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第2页,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69.html -
了解详情
周年纪念所撰写的题为《论责任概念的构造》一文中提出,责任是行为人在违反义务的意志形成上所存在的非难可能性,当某人实施了一个被禁止的行动,人们可以由此 一般化与刑罚个别化(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才可能统一起来,才能够被纳入罪刑均衡这一理论框架之下。 三、责任原则的贯彻 责任问题,是刑法的根本问题,也是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726.html -
了解详情
周年纪念所撰写的题为《论责任概念的构造》一文中提出,责任是行为人在违反义务的意志形成上所存在的非难可能性,当某人实施了一个被禁止的行动,人们可以由此 一般化与刑罚个别化(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才可能统一起来,才能够被纳入罪刑均衡这一理论框架之下。 三、责任原则的贯彻 责任问题,是刑法的根本问题,也是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5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的敌意和谴责。这种认知是毫无根据的。在本质上,国家对犯过罪者的非刑法前科考虑与百姓对犯过罪者的相待原则相同,都是基于对犯过罪者的恐惧与 排挤,也是合法的,用不着承担什么道德义务,因为遵守法律的义务既具有道德性,也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那么在此意义上,目前非刑法领域的前科制度规定,早已将基于民间记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7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的敌意和谴责。这种认知是毫无根据的。在本质上,国家对犯过罪者的非刑法前科考虑与百姓对犯过罪者的相待原则相同,都是基于对犯过罪者的恐惧与 排挤,也是合法的,用不着承担什么道德义务,因为遵守法律的义务既具有道德性,也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那么在此意义上,目前非刑法领域的前科制度规定,早已将基于民间记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6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