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当中,都存在着这样的一个三角形结构:法院居中裁判,公诉机关与被告人(有的加上辩护人的辩护协助)分别位居两侧就事实 等方面有可取之处,但过于机械与片面,功利性太强,[2]忽视了被害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需要进行修正。 (四)从法院角度看,案多人少矛盾日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43.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审判人员也应该自行申请回避。当然由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复核时,出现需要回避的情况毕竟少见。 3、允许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交辩护词 有的学者主张死刑复核时应当由 的几个问题》 载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五十年》 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302页; ④罗书平:《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与法律思考》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18.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等为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及至1999年,伴随着新的《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的出台和实施,我国司法机关开始真正重视裁判说理了。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在 发挥的空间。鉴于我国判决书量刑说理较为散乱的现状,可考虑将量刑说理部分予以单列,即用独立的文段专门展示量刑的证据、事实和理由,以使当事人读得明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54.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等为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及至1999年,伴随着新的《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的出台和实施,我国司法机关开始真正重视裁判说理了。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在 发挥的空间。鉴于我国判决书量刑说理较为散乱的现状,可考虑将量刑说理部分予以单列,即用独立的文段专门展示量刑的证据、事实和理由,以使当事人读得明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004.html -
了解详情
。针对目前社会治安形势、犯罪形势现状,在充分考虑了打击和控制犯罪的需要的基础之上,我认为,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体制是科学合理的、符合当前社会功利需求的。 限制就是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说明。在司法实践中,绝对的沉默权只是一种难以实现的法治空想主义。 三、 公平与公正 从被告人没有辩护人,没有证人、甚至没有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402.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这种“良苦用心”其实是弊大于利的。“一方面,死刑复核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部分,既然是程序,自然应受期限限制,没有期限限制的程序,不符合程序法制原则 中不开庭审理,但要在阅卷的基础上单独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就是前面所讲到的“调查讯问方式”。至于是否必须提审被告人可以由最高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34.html -
了解详情
之代理人或辩护人身份,协助法官或检察官发现真实,致力于法律之正确适用,以保护被告正当之利益,及有助于司法权之推动。 至于大陆地区之律师制度中,其律师的性质,以往 要在法庭提出证据,交叉询问,以保护被告权益。(注: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在战后之日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4.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完善的证人出庭法律制度,改变证人出庭难的现状,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才能作到及时、效率、公平、公正,才能体现我国人民法律的神圣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 出版社,2002年。 (2)陈光中、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 出版社,199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10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当事人多次申诉或重复上访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或其辩护人作无罪辩护并提供一定证据或依据的刑事案件、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引发且可能对被告人从轻处罚 规定人民陪审员制只适用于一审程序。由此可见,混合合议庭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都不能成为二审程序的审理组织,人民陪审员制在一审程序之外没有适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83.html -
了解详情
缓刑担保—→缓刑决定。 1.犯罪人提出缓刑申请 犯罪人是缓刑的最迫切要求者,理应由其(可委托其辩护人)首先提出书面的缓刑申请,而法官有义务告知犯罪人有该项 适用缓刑没有监禁,并没有“体现了对被害人的一种精神抚慰”。纵观西方诸国,大多国家都已在立法中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只有让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38.html -
了解详情